第二個字是飄的成語 (11個)
-
1
東飄西泊
- 成語拼音:
- dōng piāo xī bó
- 成語解釋:
- 謂四處漂泊,行蹤無定。
- 成語出處:
- 《蕩寇志》第一一二回:“車夫道:‘只有一人想該斗得他過。’徐槐聽了,忙問是何人?車夫道:‘這人姓顏,名叫樹德……向來東飄西泊,不知住處。”
-
2
東飄西蕩
- 成語拼音:
- dōng piāo xī dàng
- 成語解釋:
- 指不固定,沒有著落。也指無定向地漂浮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蘇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買馬,不想東飄西蕩,將本錢盡行折了。”
-
3
東飄西徙
- 成語拼音:
- dōng piāo xī xǐ
- 成語解釋:
- 謂到處漂流,遷徙無定。
- 成語出處:
- 明·陸采《明珠記·江會》:“幾年間東飄西徙,今日里天教重會。大海船頭,果有相撞時。”
-
4
魂飄魄散
- 成語拼音:
- hún piāo pò sàn
- 成語解釋:
- 同“魂飛魄散”。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八回:“娘娘見說,魂飄魄散,急下亭抱起,緊摟在懷。”
-
5
魂飄神蕩
- 成語拼音:
- hún piāo shén dàng
- 成語解釋:
- 同“魂飛魄散”。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8卷:“吳衙內看了,不覺魂飄神蕩,恨不得就飛到他身邊,樓在懷中。”
-
6
鸞飄鳳泊
- 成語拼音:
- luán piāo fèng bó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后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拿虎螭。”
-
7
飄飄零零
- 成語拼音:
- piāo piāo líng líng
- 成語解釋:
- 指花、葉等凋謝脫落。比喻人漂泊流落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99回:“把手去移動時,只見花瓣兒多飄飄零零的落將下來。”
-
8
萍飄蓬轉
- 成語拼音:
- píng piāo péng zh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遠離家鄉,在外漂泊。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續錄五》:“甚或金盡裘敝,恥還鄉里,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
-
9
飄飄然
- 成語拼音:
- piāo piāo rán
- 成語解釋:
- 由于迷戀某人或懷有極大的驕傲自大情緒而感到輕飄飄。形容得意
- 成語出處:
-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裴湛》:“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云之意。”
-
10
飄飄欲仙
- 成語拼音: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成語解釋:
- 飄飄然將要飛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態、動作輕盈飄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輕松爽快;沾沾自喜。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到了次日,老殘起來,見那天色陰得很重,西北風雖不甚大,覺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飄飄欲仙之致。”
-
11
飄飄搖搖
- 成語拼音:
- piāo piāo yáo yáo
- 成語解釋:
- 物體在空中隨風漂浮搖動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那風箏飄飄搖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時只有雞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點黑星,再展眼不知落到那里去了。”
* 第二個字是飄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