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飄的成語 (15個)
-
1
斷梗飄萍
- 成語拼音:
- duàn gěng piāo píng
- 成語解釋:
- 見“斷梗浮萍”。
- 成語出處:
- 明·梅鼎祚《玉合記·祝發》:“想歸海樓船未有期,夢與飄風會,似斷梗飄萍誰可系。”
-
2
斷梗飄蓬
- 成語拼音:
- duàn gěng piāo péng
- 成語解釋:
- 梗:植物的枝莖;蓬:蓬蒿,遇風常吹折離根,飛轉不已。如同折斷的枝莖,飄飛的蓬蒿一般。形容人東奔西走,生活不固定。
- 成語出處:
- 宋 石季友《清平樂》:“自憐俗狀塵容,幾年斷梗飄蓬。”
-
3
墮溷飄茵
- 成語拼音:
- duò hùn piāo yīn
- 成語解釋:
- 見“墜茵落溷”。
- 成語出處:
- 《梁書·儒林傳·范縝傳》:“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
-
4
風雨飄零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piāo líng
- 成語解釋:
- 受風雨吹打而飄失零落。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倪煥之》十二:“風雨飄零,心神不寧,骨節疼痛,都足以引起他們劇列的忿怒。”
-
5
風雨飄飖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piāo shàn
- 成語解釋:
- 見“風雨飄搖”。
- 成語出處:
- 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麗品》:“壬寅仲冬,便道過訪,雖座上客滿,不異曩時,而風雨飄飖,漸覺朱顏非昔矣。”
-
6
風雨飄搖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piāo yáo
- 成語解釋:
- 在風雨里飄浮搖蕩。比喻動蕩不穩或岌岌可危。
- 成語出處:
- 《詩經 豳風 鴟鸮》:“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
-
7
桂子飄香
- 成語拼音:
- guì zǐ piāo xiāng
- 成語解釋:
- 指中秋前后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 成語出處:
- 唐 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
8
湖海飄零
- 成語拼音:
- hú hǎi piāo líng
- 成語解釋: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成語出處:
-
9
濟竅飄風
- 成語拼音:
- jì qiào piāo fēng
- 成語解釋:
- 語出《莊子·齊物論》:“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謂大風止則所有的竅孔都空寂無聲。后比喻毫無影響與作用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齊物論》:“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
-
10
琴劍飄零
- 成語拼音:
- qín jiàn piāo líng
- 成語解釋:
- 琴是古時文人常攜帶的。舊指潦倒失意,流落他鄉。
- 成語出處:
- 明 錢曄《贈周歧鳳》:“琴劍飄零西復東,舊游清興幾時同?”
-
11
神魂飄蕩
- 成語拼音:
- shén hún piāo d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精神飄忽。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四回:“黃天祥不知所以,抬頭看時,不覺神魂飄蕩,一會兒不知南北,昏昏慘慘,被步下軍卒生擒下馬。”
-
12
書劍飄零
- 成語拼音:
- shū jiàn piāo líng
- 成語解釋:
- 書劍:書籍和寶劍;飄零:漂泊,流落無依。做官或從軍,離鄉背井,漂泊在外,久游未歸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
13
虛舟飄瓦
- 成語拼音:
- xū zhōu piāo wǎ
- 成語解釋:
- 比喻沒有實用價值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方船濟乎江,有虛船從一方來,觸而覆之,雖有忮心者,必無怨色。”
-
14
墜溷飄茵
- 成語拼音:
- zhuì hùn piāo yīn
- 成語解釋:
- 見“墜茵落溷”。
- 成語出處:
- 《梁書·儒林傳·范縝傳》:“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
-
15
眾喣飄山
- 成語拼音:
- zhòng xǔ piāo shān
- 成語解釋: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第五倫傳》:“眾喣飄山,聚蚊成雷,蓋驕佚所從生也。”
* 第三個字是飄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