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臨的成語 (17個)
-
1
處高臨深
- 成語拼音:
- chǔ gāo lín shēn
- 成語解釋:
- 處高:處在顯貴重要地位。臨深:如臨深淵。處在顯貴之位,好比面臨深淵。舊時指官職高了常有危險性。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酒箴》:“處高臨深,動常近危。”
-
2
大禍臨門
- 成語拼音:
- dà huò lín mén
- 成語解釋:
- 臨:光臨。即將發生大災禍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139章:“大禍臨身了。他們日夜害怕的事情,落在頭上了。”
-
3
大禍臨頭
- 成語拼音:
- dà huò lín tóu
- 成語解釋:
- 臨:光臨。即將發生大災禍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時,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禍臨頭。”
-
4
大難臨頭
- 成語拼音:
- dà nàn lín tóu
- 成語解釋:
- 難:災禍;臨:到來。大災大禍降臨頭上。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秋水》:“臨大難而不懼者,圣人之勇也。”
-
5
登山臨水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lín s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旅途遙遠。也指游山玩水。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辯》:“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
6
揮翰臨池
- 成語拼音:
- huī hàn lín chí
- 成語解釋:
- 翰:鳥羽,借指毛筆;臨池:指寫字。指運筆寫字。
- 成語出處:
- 晉·代衛恒《四體書勢》謂東漢的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
7
據高臨下
- 成語拼音:
- jù gāo lín xià
- 成語解釋:
- 憑借高處俯控低處,指憑仗優勢地位足以控制別人
- 成語出處:
-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 邊防一》:“蓋有土壘,則據高臨下,敵必不克驟攻。”
-
8
居高臨下
- 成語拼音:
- jū gāo lín xià
- 成語解釋:
- 居:處在;臨:面對。處于高處;俯視下方。形容處于有利的地勢、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財安王》:“繳山立柵,分為數處,居高臨下,隔水為營。”
-
9
降尊臨卑
- 成語拼音:
- jiàng zūn lín bēi
- 成語解釋:
- 尊貴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與地位較低的人交往。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
10
降尊臨卑,屈高就下
- 成語拼音:
- jiàng zūn lín bēi,qū gāo jiù xià
- 成語解釋:
- 降:降低;臨:面臨;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與地位低的人交往
- 成語出處:
-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多謝也降尊臨卑,屈高就下。”
-
11
履薄臨深
- 成語拼音:
- lǚ bó lín sh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身處險境,必須十分謹慎。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12
死到臨頭
- 成語拼音:
- sǐ dào lín tóu
- 成語解釋:
- 臨:面臨。快要到了死亡的時刻
- 成語出處:
- 李曉明《平原槍聲》:“馬英如醉方醒,想不到死到臨頭卻暫時逃出一條活命。”
-
13
盛氣臨人
- 成語拼音:
- shèng qì lín rén
- 成語解釋:
- 盛氣:含著怒氣;臨:面對。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 成語出處:
- 宋·樓鑰《汪公行狀》:“約束嚴峻,已量之田隱藏畝步,不以多寡率至婛配,盛氣臨人,無敢忤者。”
-
14
雙喜臨門
- 成語拼音:
- shuāng xǐ lín mén
- 成語解釋:
- 謂兩年喜事一齊到來。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7回:“你屋里恭喜了,大相公也喜了。一天生的,真正雙喜臨門。”
-
15
握圖臨宇
- 成語拼音:
- wò tú lín yǔ
- 成語解釋:
- 圖:圖籍;宇:天下。掌握全國地圖,君臨天下。比喻擁有全國政權
- 成語出處:
- 《魏書·崔楷傳》:“伏惟皇魏握圖臨宇,總契裁極,道敷九有,德被八荒。”
-
16
瞎馬臨池
- 成語拼音:
- xiā mǎ lín chí
- 成語解釋:
- 盲人騎著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
17
玉樹臨風
- 成語拼音:
- yù shù lín f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風度瀟灑,秀美多姿。亦作“臨風玉樹”。
- 成語出處: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樹臨風。”
* 第三個字是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