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射的成語 (10個)
-
1
東風射馬耳
- 成語拼音:
-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 成語解釋:
- 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于衷。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
2
附耳射聲
- 成語拼音:
- fù ěr shè shēng
- 成語解釋:
- 謂傳聞異辭,捕風捉影。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陵谷遷移,忘注蕪沒,郢書燕說,附耳射聲。”
-
3
光彩射目
- 成語拼音:
- guāng cǎi shè mù
- 成語解釋:
- 光彩:光澤和顏色;射:照射。形容光澤色彩鮮艷耀眼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第一卷:“幾、榻、裙、衣,不知何名,光彩射目。”
-
4
光彩射人
- 成語拼音:
- guāng cǎi shè rén
- 成語解釋:
- 光彩:光澤和顏色;射:照射。形容光澤色彩鮮艷耀眼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第五卷:“遙望清風宛在,鶴處雞群。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
-
5
含沙射影
- 成語拼音:
- hán shā shè yǐng
- 成語解釋:
- 相傳有一種叫蜮的動物;居水中;聽到人聲;會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膚發瘡;被射中影子的人也會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 成語出處:
- 晉 干寶《搜神記》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
6
錦屏射雀
- 成語拼音:
- jǐn píng shè què
- 成語解釋:
- 錦屏:畫有孔雀的絲織門屏。指得選為女婿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高祖太穆皇后竇氏傳》:“乃于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后數十輩莫能中。高祖后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悅,遂歸于我帝。”
-
7
囊血射天
- 成語拼音:
- náng xuè shè tiān
- 成語解釋:
- 囊血:盛滿血的皮囊;射:射擊。將充血的皮囊掛在高處用箭射。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亂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
8
弋不射宿
- 成語拼音:
- yì bù shè sù
- 成語解釋:
- 弋:射鳥。箭不射已經歸巢睡眠的鳥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
9
邀名射利
- 成語拼音:
- yāo míng shè lì
- 成語解釋:
- 求取名利。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32卷:“世人不終耆壽,咸多夭歿者,皆由不自愛惜,忿爭盡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內傷骨體,外乏筋肉。”
-
10
指天射魚
- 成語拼音:
- zhǐ tiān shè yú
- 成語解釋:
- 向著天空去射河里的魚。比喻辦事一定落空。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尊賢》:“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長也,射魚指天而欲發之當也。”
* 第三個字是射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