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執的成語 (16個)
-
1
抱關執籥
- 成語拼音:
- bào guān zhí yuè
- 成語解釋:
- 持門閂,拿鑰匙。指監門小吏的職務。
- 成語出處:
- 漢 蔡邕《巴郡太守謝版》:“知納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聞,乞頭冗抱關執籥,不意錄符很青,授任千里。”
-
2
被甲執兵
- 成語拼音:
- bèi jiǎ zhí bīng
- 成語解釋:
- 甲:古代打仗時軍人穿的護身衣服。兵:兵器。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吾見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氣干,便倚賴之,不能被甲執兵,以衛社稷,但微行險服,逞弄拳腕。”
-
3
秉要執本
- 成語拼音:
- bǐng yào zhí běn
- 成語解釋:
- 秉:執,拿著;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本。”
-
4
持刀執棍
- 成語拼音:
- chí dāo zhí gùn
- 成語解釋:
- 拿著刀槍棍棒準備打架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便有許多王孫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車,自己不肯去。一回兒又有盜賊劫他,持刀執棍的逼勒。”
-
5
負堅執銳
- 成語拼音:
- fù jiān zhí ruì
- 成語解釋:
- 負:以背載物;堅:鎧甲;執:拿著;銳:兵器。穿著堅固的盔甲,拿著銳利的武器
- 成語出處:
-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七卷:“君等久負堅執銳,衛駕遠征。”
-
6
擐甲執兵
- 成語拼音:
- huàn jiǎ zhí bīng
- 成語解釋:
- 擐:穿;兵:武器。身披鎧甲,手拿武器。指準備戰斗。
- 成語出處:
- 《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
7
攫戾執猛
- 成語拼音:
- jué lì zhí měng
- 成語解釋:
- 攫:捉取。戾:暴戾。執:抓住。猛:兇猛。能夠捕獲擒拿暴戾、兇猛的敵人。形容勇猛無敵。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南都賦》:“謀臣武將,皆能攫戾執猛,破堅摧剛。”
-
8
明火執械
- 成語拼音:
- míng huǒ zhí xiè
- 成語解釋:
- 解釋】: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明火執仗”。
- 成語出處:
- 清·毛祥麟《對山余墨·石洞繡鞋記》:“即募死士百人,明火執械為前鋒,千軍后隨。”
-
9
明火執仗
- 成語拼音: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成語解釋:
- 明:用為動詞;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火把;拿著兵器。形容公開劫掠;也指毫無隱蔽地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
10
明火執杖
- 成語拼音: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成語解釋:
- 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后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干壞事。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
-
11
泥古執今
- 成語拼音:
- nì gǔ zhí jīn
- 成語解釋:
- 泥:拘泥;執:執拘,約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陳規硬套今天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6回:“于此禮不遵,而泥古執今,不獨失禮,竟可謂之不臣矣。”
-
12
披堅執銳
- 成語拼音:
- pī jiān zhí ruì
- 成語解釋:
- 披:穿戴;堅:指鎧甲;執:拿著;銳:指兵器。穿上堅固的鎧甲;拿起鋒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裝或身先士卒之意。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吾被堅執銳,赴強敵而死,此猶一卒也,不若奔諸侯。”
-
13
被堅執銳
- 成語拼音:
- pī jiān zhí ruì
- 成語解釋:
- 穿堅固甲胄,握銳利武器。謂上陣戰斗或作好戰斗準備。
- 成語出處:
- 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前日天下大亂,兵革并起,萬民苦殃,朕親被堅執銳,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立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
-
14
被甲執銳
- 成語拼音:
- pī jiǎ zhí ruì
- 成語解釋:
- 被:通“披”,穿戴;甲:鎧甲;執:拿著;銳:兵器。穿著堅固的盔甲,拿著銳利的武器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已而之細柳軍,軍吏被甲執銳,榖弓弩持滿。”
-
15
提牌執戟
- 成語拼音:
- tí pái zhí jǐ
- 成語解釋:
- 牌:古代兵器盾;戟:古代兵器。形容身份低微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他是個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執戟小人哉。”
-
16
仗義執言
- 成語拼音:
- zhàng yì zhí yán
- 成語解釋:
- 仗義:主持正義;執言:說公道話。主持正義;說公道話。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國悔罪,王室之福。”
* 第三個字是執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