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擇的成語 (17個)
-
1
東床擇對
- 成語拼音:
- dōng chuáng zé duì
- 成語解釋:
- 謂擇婿。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壽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詞》:“東床擇對,得鳳舉之名英;中遘冓宣勞,勵雞鳴之至誠。”
-
2
斷杼擇鄰
- 成語拼音:
- duàn zhù zé lín
- 成語解釋:
-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 成語出處:
- 漢 劉向《列女傳 母儀傳》:“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學,若吾斷斯織也。'”
-
3
鵝王擇乳
- 成語拼音:
- é wáng zé rǔ
- 成語解釋:
- 水乳同置一器,鵝王僅飲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擇其上乘精華。事見《祖庭事苑》卷五。
- 成語出處:
- 水乳同置一器,鵝王僅飲乳汁而留其水。事見《祖庭事苑》卷五。清·錢謙益《與素華禪師書》:“《宗鏡》刪訂,非鵝王擇乳不能具此心眼。”
-
4
慌不擇路
- 成語拼音:
- huāng bù zé lù
- 成語解釋: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1回:“看看天色將晚,腳又疼,肚又饑,正是慌不擇路,望山僻小徑只顧走。”
-
5
居必擇鄰
- 成語拼音:
- jū bì zé lín
- 成語解釋:
- 居:住;擇:選擇。住家必須選擇好鄰居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雜上》:“君子居必擇鄰,游必就士。”
-
6
急不擇路
- 成語拼音:
- jí bù zé lù
- 成語解釋:
- 急得來不及選擇道路地亂跑。形容非常緊迫。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
7
饑不擇食
- 成語拼音:
- jī bù zé shí
- 成語解釋: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丹霞天然禪師》:“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
-
8
急不擇途
- 成語拼音:
- jí bù zé tú
- 成語解釋:
- 猶慌不擇路。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
9
急不擇言
- 成語拼音:
- jí bù zé yán
- 成語解釋:
- 急得來不及選擇詞語。形容說話十分急迫或緊張。
- 成語出處:
- 魯迅《華蓋集 忽然想到》:“‘急不擇言’的病源,并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
-
10
揀精擇肥
- 成語拼音:
- jiǎn jīng zé féi
- 成語解釋:
- 揀:挑選。精:瘦肉。肥:肥肉。比喻過分挑剔。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風箏誤·糊鷂》:“又不要他花錢費鈔,他偏會得揀精擇肥。”
-
11
口不擇言
- 成語拼音:
- kǒu bù zé yán
- 成語解釋:
- 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
- 成語出處:
- 《北史 魏艾陵伯子華傳》:“性甚褊急,當其急也,口不擇言,手自捶擊。”
-
12
口無擇言
- 成語拼音:
- kǒu wú zé yán
- 成語解釋:
- 謂出口皆合道理,無需選擇。
- 成語出處:
- 漢·馬援《誡兄子嚴敦書》:“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
-
13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 成語拼音:
- kǒu wú zé yán,shēn wú zé xíng
- 成語解釋:
- 言行都合乎禮法,沒有什么可挑剔的
- 成語出處:
- 《孝經·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
14
良禽擇木
- 成語拼音:
- liáng qín zé m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賢者擇主而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
15
忙不擇價
- 成語拼音:
- máng bù zé jià
- 成語解釋: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如今忙不擇價,豈不可惜。”
-
16
身無擇行
- 成語拼音:
- shēn wú zé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一身行為遵循法則而無其它選擇。
- 成語出處:
- 《孝經·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
17
語不擇人
- 成語拼音:
- yǔ bù zé rén
- 成語解釋:
- 說話不看對象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大約二位語不擇人,失于檢點,以至如此。”
* 第三個字是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