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暮的成語 (59個)
-
1
晨參暮禮
- 成語拼音:
- chén cān mù lǐ
- 成語解釋:
- 早晚參拜。
- 成語出處:
- 元·鄭光祖《梅香》第一折:“從今日起,那有心彈琴講書,只索每日晨參暮禮,將此香囊供養者。”
-
2
朝朝暮暮
- 成語拼音:
- cháo cháo mù mù
- 成語解釋:
- 從早到晚,天天如此,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3
晨參暮省
- 成語拼音:
- chén cān mù shěng
- 成語解釋:
- 按禮節朝暮參拜問安。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歡喜國王緣》:“夫人既去,王乃難留。便使嬪妃,相隨至舍。莫不晨參暮省,送藥送茶。”
-
4
朝更暮改
- 成語拼音:
- cháo gèng mù gǎi
- 成語解釋:
- 早晨剛改過,晚上又變了。形容主意不定,一會兒一個樣。亦作“朝更夕改”。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一折:“戰國來尚縱橫朝更暮改,至楚漢誅暴秦大業歸劉。”
-
5
殘年暮景
- 成語拼音:
- cán nián mù jǐng
- 成語解釋:
- 指人到了晚年。
- 成語出處:
- 清 無名氏《說唐》第十回:“秦母見叔寶又要出門,眼中流淚道:“我兒,我殘年暮景,喜的是相逢,怕的是別離。””
-
6
春樹暮云
- 成語拼音:
- chūn shù mù yún
- 成語解釋:
- 仰慕、懷念友人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
7
晨鐘暮鼓
- 成語拼音:
- chén zhōng mù gǔ
- 成語解釋:
- 暮:傍晚。佛教規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
-
8
旦種暮成
- 成語拼音:
- dàn zhòng mù c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收效極快。
- 成語出處:
- 漢·焦延壽《易林》卷九:“旦樹椒豆,暮成藿羹。心之所愿,志快意愜。”
-
9
卻金暮夜
- 成語拼音:
- què jīn mù yè
- 成語解釋:
- 東漢楊震為東萊太守,途經昌邑,縣令王密求見。至晚,以十金奉楊曰:“暮夜無知者。”楊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遂拒而不受。見《后漢書·楊震傳》。后因以“卻金暮夜”言為官清廉。
- 成語出處:
- 東漢楊震為東萊太守,途經昌邑,縣令王密求見。至晚,以十金奉楊曰:“暮夜無知者。”楊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遂拒而不受。見《后漢書·楊震傳》。
-
10
桑榆暮景
- 成語拼音:
- sāng yú mù jǐng
- 成語解釋:
- 夕陽的余輝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 成語出處:
-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教子讀書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
11
桑榆暮影
- 成語拼音:
- sāng yú mù yǐng
- 成語解釋:
- 桑榆;夕陽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陽斜照桑榆樹的黃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成語出處:
- 《書言故事·耆老類》:“年老云桑榆暮影。”
-
12
幺豚暮鷚
- 成語拼音:
- yāo tún mù liù
- 成語解釋:
- 喻晚年所生子女。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11卷:“適余生阿遲,念二人俱是幺豚暮鷚,遂相訂為婚。”
-
13
朝成暮遍
- 成語拼音:
- zhāo chéng mù biàn
- 成語解釋:
- 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
- 成語出處:
- 《南史 劉孝綽傳》:“孝綽辭藻為后進所宗,時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誦傳寫,流聞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題之。”
-
14
早出暮歸
- 成語拼音:
- zǎo chū mù guī
- 成語解釋:
- 見“早出晚歸”。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早出暮歸,提竹筒銅絲籠,于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
-
15
朝參暮禮
- 成語拼音:
- zhāo cān mù lǐ
- 成語解釋:
- 參:參拜;禮:表敬意。早晚參拜。形容態度虔誠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女姑姑》楔子:“貧僧遠離貪嗔癡惡,朝參暮禮,上報四重恩,下資三涂苦,唯愿大眾檀那早登彼岸。”
-
16
朝趁暮食
- 成語拼音:
- zhāo chèn mù shí
- 成語解釋:
- 白天掙了錢,晚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 成語出處:
-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人都叫我王小二……家中窮窘,朝趁暮食。”
-
17
朝秦暮楚
- 成語拼音:
- zhāo qín mù chǔ
- 成語解釋:
- 早上侍奉秦國;晚上倒向楚國。比喻主意不定;反復無常。
- 成語出處:
- 明 畢魏《竹葉舟》:“因見貴戚王愷,富堪敵國,比太仆更覺奢華,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
18
朝三暮四
- 成語拼音:
- zhāo sān mù sì
- 成語解釋:
- 原比喻使用詐術;進行欺騙。后比喻經常變卦;反復無常。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
19
朝思暮想
- 成語拼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成語解釋:
- 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戀情。
- 成語出處:
-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20
朝奏暮召
- 成語拼音:
- zhāo zòu mù zhào
- 成語解釋:
- 指早晨上書帝王,晚上就被召見。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 成語出處:
- 語出《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捍主父偃呴資用乏,留久,諸公賓客多厭之,乃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見。所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
* 第三個字是暮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