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字斟句酌的成語 (5個)
-
1
字斟句酌
- 成語拼音:
- zì zhēn jù zhuó
- 成語解釋: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論語》、《孟子》,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
2
矜句飾字
- 成語拼音:
- jīn jù shì zì
- 成語解釋:
- 矜:慎重;飾:整飾。形容寫文章時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 成語出處:
- 清·周亮工《書影》第六卷:“彼以句字為辭,而不知古之所謂辭命辭章者,指其首尾結撰,而通謂之辭,非如今人以矜句飾字為辭也。”
-
3
雕章琢句
- 成語拼音:
- diāo zhāng zhuó jù
- 成語解釋:
- 琢:雕刻玉石。像雕刻一樣對文章的字句仔細斟酌修飾。
- 成語出處:
- 宋 俞文豹《吹劍錄》:“此豈舒箋點翰,雕章琢句者所能出此!”
-
4
嚼字咬文
- 成語拼音:
- jiáo zì yǎo wén
- 成語解釋:
- 嚼:將食物咬爛。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實質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曲·序》:“詎能嚼字咬文,又何須之乎者也。”
-
5
句斟字酌
- 成語拼音:
- jù zhēn zì zhuó
- 成語解釋:
- 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一卷:“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 關于字斟句酌的成語 形容字斟句酌的成語 描述字斟句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