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森的成語 (8個)
-
1
壁壘森嚴
- 成語拼音:
- bì lěi sēn yán
- 成語解釋:
- 壁壘:古時軍營周圍的圍墻;泛指防御工事;森嚴:整齊嚴肅。原指防守嚴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嚴壁壘”。
- 成語出處:
- 明 于麟《清夜鐘》:“臨淮方出將,壁壘氣森嚴。”
-
2
戒備森嚴
- 成語拼音:
- jiè bèi sēn yán
- 成語解釋:
- 戒備:警戒防備;森嚴:嚴肅;嚴密。指警戒防備極其森嚴。
- 成語出處:
- 《國語 晉三》:“日考而習,戒備畢矣。”
-
3
劍戟森森
- 成語拼音:
- jiàn jǐ sēn s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心機多,很厲害。
- 成語出處:
- 《北史 李義深傳》:“時人語曰:‘劍戟森森李義深。’”
-
4
毛發森豎
- 成語拼音:
- máo fà sēn shù
- 成語解釋:
- 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岳珂《桯史·館娃浯溪》:“余忽心動,毛發森豎,乃跡故步,還至水滸。”
-
5
毛骨森竦
- 成語拼音:
- máo gǔ sēn sǒng
- 成語解釋:
- 毛:頭發和汗毛;骨:脊背。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非常恐懼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覺毛骨森竦。”
-
6
門禁森嚴
- 成語拼音:
- mén jìn sēn yán
- 成語解釋:
- 指政府機關門口的警衛極嚴密。
- 成語出處:
-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館門禁森嚴,進去不得。”
-
7
萬象森羅
- 成語拼音:
- wàn xiàng sēn luó
- 成語解釋:
- 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夫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
-
8
云屯森立
- 成語拼音:
- yún tún sēn lì
- 成語解釋:
- 眾多而整肅貌。
- 成語出處:
- 清·侯方域《為司徒公贈萬將軍序》:“以張公節制三方,其部下熊羆之士,云屯森立,而特屬望將軍,其必有以取之矣。”
* 第三個字是森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