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涉的成語 (8個)
-
1
跋山涉川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shè chu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 成語出處: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事實二》:“過家上冢,懇章盡得于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于艱險。”
-
2
跋山涉水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shè shuǐ
- 成語解釋:
- 跋:翻山越嶺;涉:徒步過水。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也作“跋山涉川”。
- 成語出處: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事實二》:“過家上冢,懇章盡得于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于艱險。”
-
3
登山涉水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shè shuǐ
- 成語解釋:
- 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兩個商量了,徑望滄州路上來。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過府沖州。”
-
4
翻山涉水
- 成語拼音:
- fān shān shè shuǐ
- 成語解釋:
- 山:山嶺;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 成語出處:
- 王愿堅《糧食的故事》:“可是這會,紅軍就要和我們分手了,他們要翻山涉水地遠征了……”
-
5
負重涉遠
- 成語拼音:
- fù zhòng shè yuǎn
- 成語解釋:
- 見“負重致遠”。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不辭負重涉遠,不避經險履危。”
-
6
荊人涉澭
- 成語拼音:
- jīng rén shè yōng
- 成語解釋:
- 荊人:楚國人。澭:澭水。楚國人過澭水。后用以諷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據情況的變化而變通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察今》:“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軍驚而壞都舍。
-
7
爬山涉水
- 成語拼音:
- pá shān shè shuǐ
- 成語解釋:
- 形容路途艱辛。
- 成語出處:
- 范金標《懷念敬愛的周總理》:“在作戰頻繁的長征路上,一年多的時間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們一樣爬山涉水,櫛風沐雨。”
-
8
三豕涉河
- 成語拼音:
- sān shǐ shè 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 第三個字是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