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燭的成語 (7個)
-
1
洞隱燭微
- 成語拼音:
- dòng yǐn zhú wēi
- 成語解釋:
- 形容目光犀利,觀察事物深刻透徹。
- 成語出處:
- 清·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學師]謂[馬建忠]能洞隱燭微,提綱挈領,非徒鉆故紙者可比。”
-
2
洞幽燭微
- 成語拼音:
- dòng yōu zhú wēi
- 成語解釋:
- 洞:洞察;幽:深遠;燭:照亮;微:微末,精細處。形容目光銳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細微之處。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贈郡伯愚邵公報政序》:“有洞幽燭遠之明,有含茹翕張不疾不徐之度。”
-
3
洞幽燭遠
- 成語拼音:
- dòng yōu zhú yuǎn
- 成語解釋:
- 洞:洞察;幽:深遠;燭:照亮。形容目光銳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細微之處。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贈郡伯愚邵公報政序》:“有洞幽燭遠之明,有含茹翕張不疾不徐之度。”
-
4
火光燭天
- 成語拼音:
- huǒ guāng zhú tiān
- 成語解釋:
-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勢極大(多指火災)。
- 成語出處:
- 明·張岱《海志》:“火光燭天,海水如沸,此來得見海戰,尤奇。”
-
5
犀角燭怪
- 成語拼音:
- xī jiǎo zhú guài
- 成語解釋:
- 借以贊美詩文的深刻。
- 成語出處:
- 《晉書·溫嶠傳》:“嶠旋武昌,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怪狀。”
-
6
犀燃燭照
- 成語拼音:
- xī rán zhú zhào
- 成語解釋:
- 猶犀照牛渚。
- 成語出處:
- 清 王韜《使才》:“使臣行轅宜設譯官數員,匯觀各處日報而擷取要略,譯以華文,寄呈總理衙門;則泰西邇日之情形,正如犀燃燭照,無所遁形。”
-
7
鐘盤燭龠
- 成語拼音:
- zhōng pán zhú yuè
- 成語解釋:
- 燭:指燭光;龠:古時一種類似笛子的樂器。形容因學識淺陋而造成錯誤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 第三個字是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