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病的成語 (14個)
-
1
蠹國病民
- 成語拼音:
- dù guó bìng mín
- 成語解釋:
-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 成語出處:
- 元 劉祁《歸潛志》卷十三:“因思一時富貴權勢之人,生長紈綺中……非惟不知稼穡之艱難,流于奢淫以蠹國病民,抑又不知世間溫飽安逸之正味為不少。”
-
2
蠹政病民
- 成語拼音:
- dù zhèng bìng mín
- 成語解釋:
- 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時皓[孫皓]居武昌,揚州百姓溯流供給,甚苦之;又奢侈無度,公私匱乏。陸凱上疏諫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黨相挾,害忠隱賢,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
3
狂花病葉
- 成語拼音:
- kuáng huā bìng yè
- 成語解釋:
- 狂花:醉酒喧嘩;病葉:醉酒閉目入睡。比喻醉酒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黃甫松《醉鄉日月》:“飲流謂睚眥者為狂花,且睡者為病葉。”
-
4
枯魚病鶴
- 成語拼音:
- kū yú bìng hè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境窮困之士。
- 成語出處:
- 明·高濂《玉簪記》:“似枯魚病鶴,空懷霄漢,挨著寒雞茅店。”
-
5
冷熱病
- 成語拼音:
- lěng rè bìng
- 成語解釋:
- 瘧疾。比喻情緒高低不定
- 成語出處:
-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五章:“可工作起來犯冷熱病,有利向前,沒利靠后,怕得罪人,滿肚子小機器,就是不往正經地方使。”
-
6
老弱病殘
- 成語拼音:
- lǎo ruò cán bìng
- 成語解釋:
- 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殘:殘疾人。泛指弱勢群體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科研人員美國有一百二十萬,蘇聯九十萬,我們只有二十多萬,還包括老弱病殘,真正頂用的不很多。”
-
7
憫時病俗
- 成語拼音:
- mǐn shí bìng sú
- 成語解釋:
- 指憂慮時俗
- 成語出處:
- 宋 曾鞏《答李訟書》:“足下自稱有憫時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
8
牛衣病臥
- 成語拼音:
- niú yī bìng wò
- 成語解釋:
- 形容貧病交迫。
- 成語出處:
- 宋·劉克莊《沁園春·再和林卿韻》詞:“便羊裘歸去,難留嚴子;牛衣病臥,肯泣王章?”
-
9
手到病除
- 成語拼音:
- shǒu dào bìng chú
- 成語解釋:
- 剛動手治療;病就除去了。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好;解決問題迅速。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嬤嬤你放心,小人三代行醫,醫書脈訣,無不通曉,包的你手到病除。”
-
10
生老病死
- 成語拼音:
- shēng lǎo bìng sǐ
- 成語解釋:
- 佛教認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會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重大生活現象。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 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
-
11
尸位病民
- 成語拼音:
- shī wèi bìng mín
- 成語解釋:
-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著職位而無所作為,使人民受到損害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如有慢視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幾個,斷不叫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網。”
-
12
喪心病狂
- 成語拼音: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成語解釋:
- 喪:喪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瘋狂。喪失理智;像發了瘋一樣。形容言行昏亂或兇殘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史 范如圭傳》:“如圭獨以書責檜以曲學倍師,忘仇辱國之罪,且曰:‘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
13
痛心病首
- 成語拼音:
- tòng xīn bìng shǒu
- 成語解釋:
- 猶痛心疾首。形容極其悲憤。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突厥傳上》:“帝謂群臣曰:‘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聯常痛心病首,思一刷恥于天下。”
-
14
藥到病除
- 成語拼音:
- yào dào bìng chú
- 成語解釋:
- 藥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藥效果非常好。
- 成語出處:
-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藥到病除,效如桴鼓。”
* 第三個字是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