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秀的成語 (7個)
-
1
白衣秀士
- 成語拼音:
- bái yī xiù shì
- 成語解釋:
- 指未曾獲得功名的書生。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休道是他,至如呂巖,當初是個白衣秀士、未遇書生,上朝求官。”
-
2
才調秀出
- 成語拼音:
- cái diào xiù chū
- 成語解釋:
- 才調:才情。形容才情風格優異出眾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接傳論》:“才調秀出,見賞知音。”
-
3
尺二秀才
- 成語拼音:
- chǐ èr xiù cái
- 成語解釋:
- 舊時用以譏諷寫俗字的書生。“尺二”即指當時“盡”字的俗體“盡”字。
- 成語出處:
- 宋·孫奕《履齋示兒編·文說·聲畫押韻貴乎審》:“誠齋先生楊公考校湖南漕試,……先生見卷子上書‘盡’字作‘盡’,必欲擯斥。考官乃上庠人,力爭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傳以為場屋取得個尺二秀才,則吾輩將胡顏?’竟黜之。”
-
4
豐肌秀骨
- 成語拼音:
- fēng jī xiù gǔ
- 成語解釋:
- 豐潤的肌膚,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嬌嫩艷麗而有豐韻。同“豐肌弱骨”。
- 成語出處:
- 宋 袁去華《山花子》詞:“霧閣云窗別有天,豐肌秀骨凈娟娟。獨立含情羞不語,總妖研。”
-
5
精采秀發
- 成語拼音:
- jīng cǎi xiù fā
- 成語解釋:
- 精采:精神、神采;秀發:煥發。形容人的精神煥發。
- 成語出處:
- 《晉書·慕容超載記》:“精采秀發,容止可觀。”
-
6
龍章秀骨
- 成語拼音:
- lóng zhāng xiù gǔ
- 成語解釋:
- 喻文章秀逸遒勁。
- 成語出處:
- 宋·梅堯臣《讀萃秘校卷》詩:“龍章秀骨若輕時,繼作五弦須款款。”
-
7
清瑩秀徹
- 成語拼音:
- qīng yíng xiù chè
- 成語解釋:
- 瑩:光潔明亮;徹:通透。清潔光亮、秀麗透徹。形容詩文意境清新,詞藻華美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愚溪詩序》:“清瑩秀徹,鏘鳴金石。”
* 第三個字是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