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荊的成語 (8個)
-
1
布裙荊釵
- 成語拼音:
- bù qún jīng chāi
- 成語解釋:
- 荊:灌木名;釵:婦女的首飾。粗布做的裙,荊條做的釵。形容貧家女子服飾儉樸
- 成語出處:
- 宋 周煇《清波雜志 陶穀》:“有善謀者,選籍中艷麗,詐為驛卒孀女,布裙荊釵,日擁彗于庭。”
-
2
棘地荊天
- 成語拼音:
- jí dì jī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到處是荊棘。形容變亂后的殘破景象或困難重重的處境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中國積弱溯源論》:“千年遼鶴,望人民城郭以愴神;何處銅駝,向棘地荊天而長涕。”
-
3
滿目荊榛
- 成語拼音:
- mǎn mù jīng zhēn
- 成語解釋:
- 荊:荊條,灌木。榛:樹叢。滿眼看見的都是荊條和樹叢。形容十分荒涼蕭條的環境。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唐書·張全義傳》:“蔡賊、孫儒、諸葛爽爭據洛陽,迭相攻伐,七八年間,都城灰燼,滿目荊榛。”
-
4
裙布荊釵
- 成語拼音:
- qún bù jīng chāi
- 成語解釋:
- 以布作裙,以荊代釵。比喻貧困。同“釵荊裙布”。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貴賤,不可概論。夫人是香閨繡閣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荊釵之貧婦。”
-
5
隋珠荊璧
- 成語拼音:
- suí zhū jīng bì
- 成語解釋:
- 即隋珠和璧。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立神明通天之臺,造甲乙之帳,絡以隋珠荊璧。”
-
6
藪中荊曲
- 成語拼音:
- sǒu zhōng jí q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品質不好的人,處在惡劣的環境中會變得更壞。
- 成語出處:
-
7
隨珠荊玉
- 成語拼音:
- suí zhū jīng yù
- 成語解釋:
- 同“隨珠和璧”。
- 成語出處:
- 清·姚鼐《過程魚門墓下作》詩:“隨珠荊玉奇士,金匱名山見異書。”
-
8
銅駝荊棘
- 成語拼音:
- tóng tuó jīng jí
- 成語解釋:
- 銅駝:銅制的駱駝,古代置于宮門外。形容國土淪陷后殘破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晉書 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 第三個字是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