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賊的成語 (8個)
-
1
亂臣賊子
- 成語拼音:
- luàn chén zéi zǐ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風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壞國家統一;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也作“逆子賊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
2
逆臣賊子
- 成語拼音:
- nì chén zéi zǐ
- 成語解釋:
-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導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 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
3
逆子賊臣
- 成語拼音:
- nì zǐ zéi chén
- 成語解釋:
-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 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
4
上了賊船
- 成語拼音:
- shàng lé zéi ch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已入歧途,難以抽身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別哭啦,哭也沒用。這一回,我算上了賊船,走到江心了!”
-
5
頑皮賊骨
- 成語拼音:
- wán pí zéi gǔ
- 成語解釋:
- 指品行不端,無賴狡詐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這頑皮賊骨,不打不招。左右,與我采下去,著實打呀!”
-
6
賊眉賊眼
- 成語拼音:
- zéi méi zéi yǎn
- 成語解釋:
- 見“賊眉鼠眼”。
- 成語出處:
- 清·石昆玉《三俠五義》第三回:“正說話間,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燈,右手提一壺茶,走進來賊眉賊眼,將燈放下,又將茶壺放在桌上,兩只賊眼東瞧西看,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走。”
-
7
賊皮賊骨
- 成語拼音:
- zéi pí zéi gǔ
- 成語解釋:
- 指賊人肉體久受責罰,耐受性強。形容作賊已十分老練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1卷:“李彪終久是衙門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來,先把李旺打一個下馬戚。問道:‘銀子那里去了?’李旺是賊皮賊骨,一任打著,只不開口。”
-
8
賊頭賊腦
- 成語拼音:
- zéi tóu zéi n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舉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玉搔頭 奸圖》:“后面跟了一個賊頭賊腦的人,畢竟是個奸細。”
* 第三個字是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