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震的成語 (10個)
-
1
沸天震地
- 成語拼音:
- fèi tiān zhèn d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聲音極其喧騰。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一個朋友》:“那一對小新人面對面站著,在一陣沸天震地的拍手聲里,他們倆鞠上三個大躬。”
-
2
功高震主
- 成語拼音:
- gōng gāo zhèn zhǔ
- 成語解釋:
-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
3
功烈震主
- 成語拼音:
- gōng liè zhèn zhǔ
- 成語解釋:
- 功:功勞,功勛;震:震動、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 成語出處:
- 宋·李覯《袁州州學記》:“功烈震主者,聞命而釋兵。”
-
4
轟天震地
- 成語拼音:
- hōng tiān liè dì
- 成語解釋:
- 轟:帶有巨大響聲的爆炸崩裂。形容聲威巨大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只聽得城隍廟里火炮齊鳴,轟天震地。”
-
5
撼天震地
- 成語拼音:
- hàn tiān zhèn dì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水經注 河水》:“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
6
驚世震俗
- 成語拼音:
- jīng shì zhèn sú
- 成語解釋:
- 見“驚世駭俗”。
- 成語出處:
- 宋·王安石《余姚縣海塘記》:“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為,而其所謂能者,務出奇為聲威,以驚世震俗。”
-
7
敲山震虎
- 成語拼音:
- qiāo shān zhèn hǔ
- 成語解釋:
- 見“敲山振虎”。
- 成語出處:
- 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54回:“今天一見馬成龍等三人在此吃飯,俱是外鄉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個人給唬住。”
-
8
醒聵震聾
- 成語拼音:
- xǐng kuì zhèn ló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振聾發聵。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為之震驚,受到啟發。
- 成語出處:
- 陶曾佐《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一躍而登此莊嚴美麗之舞臺中,一奮萃此醒聵震聾之盤渦里。”
-
9
眩目震耳
- 成語拼音:
- xuàn mù zhèn ěr
- 成語解釋:
- 眩:眼花,迷亂;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聲音巨大震耳欲聾
- 成語出處:
- 巴金《旅途隨筆·游了佛國》:“有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到了那個地方就會‘眩目震耳,悖魄墮魂。’”
-
10
殷天震地
- 成語拼音:
- yǐn tiān zhèn dì
- 成語解釋:
- 殷:震動。震天動地,形容聲音很大
- 成語出處:
- 《明史·王家屏傳》:“今驕陽爍石,小民愁苦之聲殷天震地,而獨未徹九閽。”
* 第三個字是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