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詞選》云,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詞注“仙呂調”,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李煜詞名《謝新恩》。賀鑄詞有“人歸落雁后”句,名《雁后歸》。韓淲詞有“羅帳畫屏新夢悄”句,名《畫屏春》。李清照詞有“庭院深深深幾許”句,名《庭院深深》。
按《樂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體,九十三字一體,汲古閣本俱刻《臨江仙》,今照《花草粹編》校定,一作《臨江仙引》,一作《臨江仙慢》,故不類列。
按《臨江仙》調起于唐時,惟以前后段起句、結句辨體,其前后兩起句七字、兩結句七字者,以和凝詞為主,無別家可校。其前后兩起句七字、兩結句四字、五字者,以張泌詞為主,而以牛希濟詞之起句用韻、李煜詞之前后換韻、顧夐詞之結句添字類列。其前后兩起句俱六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徐昌圖詞為主,而以向子諲詞之第四句減字類列。其前后兩起句俱七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賀鑄詞為主,而以晏幾道詞之第二句添字、馮延巳詞之前后換韻、后段第四句減字、王觀詞之后段第四句減字類列。蓋詞譜專主辨體,原以創始之詞、正體者列前,減字、添字者列后,茲從體制編次,稍詮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數多寡也。他調準此。
雙調小令,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后片六平韻。
雙調小令,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后片六平韻。
臨江仙詞牌名古詩詞(758首)
361
《臨江仙(夜坐更深,燭盡月明,飲興未闌,再酌,命諸姬唱一詞)》 宋·趙長卿
夜久笙簫吹徹,更深星斗還稀。
醉拈裙帶寫新詩。
鎖窗風露,燭灺月明時。
水調悠揚聲美,幽情彼此心知。
古香煙斷彩云歸。
滿傾蕉葉,齊唱傳花枝。
362
《臨江仙》 宋·趙長卿
人在夢云樓上別,殘燈影里遲留。
依稀綠慘更紅羞。
露痕雙臉濕,山樣兩眉愁。
幾幅片帆天際去,云痕雙臉濕,山樣兩眉愁。
幾幅片帆天際去,云濤煙浪悠悠。
今宵獨立古江頭。
水腥魚菜市,風碎荻花舟。
366
《臨江仙(莫子章郎中買妾佐酒,魏倅以詞戲之,次韻)》 宋·王炎
試問休官林下去,何人得似高年。
壺中不記歲時遷。
吹簫新有伴,餐玉共求仙。
有客尊前曾得見,月眉云鬢娟娟。
斷腸刺史獨無眠。
誰能聞一曲,偷向笛中傳。
367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歸)》 宋·辛棄疾
莫向空山吹玉笛,壯懷酒醒心驚。
四更霜月太寒生。
被翻紅錦浪,酒滿玉壺冰。
小陸未須臨水笑,山林我輩鐘情。
今宵依舊醉中行。
試尋殘菊處,中路侯淵明。
369
《臨江仙(侍者阿錢將行,賦錢字以贈之)》 宋·辛棄疾
一自酒情詩興懶,舞裙歌扇闌珊。
好天良夜月團團。
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錢看。
歲晚人欺程不識,怎教阿堵留連。
楊花榆莢雪漫天。
從今花影下,只看綠苔圓。
371
《臨江仙(和王道夫信守韻,謝其為壽,時作閩憲)》 宋·辛棄疾
記取年年為壽客,只今明月相隨。
莫教弦管便生衣。
引壺觴自酌,須富貴何時。
入手清風詞更好,細書白繭烏絲。
海山問我幾時歸。
棗瓜如可啖,直欲覓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