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并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凄壯之音。《樂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調”,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復就本宮調演為長調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韻,第三段兩仄韻,定用入聲韻(唐宋人詞,凡同一曲調,原用平聲韻者,如改仄韻,例用入聲,原用入聲韻者,亦常改作平韻)。《清真集》入“商調”,韻位轉密,句豆亦與《樂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韻,第二、三段各五仄韻,并葉入聲韻。
浪淘沙詞牌名古詩詞(315首)
63
《浪淘沙》 宋·姜特立
春事有來期。
且喜春歸。
問春何似去年時。
報道今年春意好,隨分開眉。
往事莫傷悲。
光景如飛。
十分潘鬢已成絲。
幸是風流猶未減,且醉芳菲。
66
《浪淘沙》 宋·李彭老
潑火雨初晴。
草色青青。
傍檐垂柳賣春餳。
畫舫載花花解語,綰燕吟鸞。
簫鼓入西泠。
一片輕陰。
鈿車羅蓋競歸城。
別有水窗人喚酒,弦月初生。
67
《浪淘沙》 宋·陳著
年事夕陽紅。
霜滿髯叢。
摩挲蒼蘚石婆翁在京口夾岡。
能見幾人曾百歲,一笑書空。
回首棣華中。
消得春濃。
平生心事兩惺忪。
杖屨相從須放密,山月溪風。
70
《浪淘沙》 宋·謝懋
黃道雨初干。
霽靄空蟠。
東風楊柳碧毿毿。
燕子不歸花有恨,小院春寒。
倦客亦何堪。
塵滿征衫。
明朝野水幾重山。
歸夢已隨芳草綠,先到江南。
71
《浪淘沙》 宋·宋先生
我有一張琴。
隨坐隨行。
無弦勝似有弦聲。
欲對人前彈一曲,不遇知音。
夜靜響琤轟。
神鬼俱驚。
驚天動地若雷鳴。
只候功成歸去后,攜向蓬瀛。
72
《浪淘沙》 宋·周文璞
還了酒家錢。
便好安眠。
大槐宮里著貂蟬。
行到江南知是夢,雪壓漁船。
盤礴古梅邊。
也信前緣。
鵝黃雪白又醒然。
一事最奇君吸取。
明日新年。
73
《浪淘沙(豐樂樓)》 宋·韓疁
裙色草初青。
鴨綠波輕。
試花霏雨濕春晴。
三十六梯人不到,獨喚瑤箏。
艇子憶逢迎。
依舊多情。
朱門只合鎖娉婷。
卻逐彩鸞歸去路,香陌春城。
74
《浪淘沙(別意)》 宋·洪茶
花霧漲冥冥。
欲雨還晴。
薄羅衫子正宜春。
無奈今宵鴛帳里,身是行人。
別酒不須斟。
難洗離情。
絲鞘如電紫騮鳴。
腸斷畫橋芳草路,月曉風清。
75
《浪淘沙》 宋·向希尹
結客去登樓。
誰擊蘭舟。
半篙清漲雨初收。
把酒留春春不住,柳暗江頭。
老去怕閑愁。
莫莫休休。
晚來風惡下簾鉤。
試問落花隨水去,還解西流。
76
《浪淘沙》 宋·杜安世
又是春暮。
落花飛絮。
子規啼盡斷腸聲,秋千庭院,紅旗彩索,淡煙疏雨。
念念相思苦。
黛眉長聚。
碧池驚散睡鴛鴦,當初容易分飛去。
恨孤兒歡侶。
77
《浪淘沙》 宋·韓維
飽食日□□。
□上危亭。
東風昨夜入□□。
□□雪晴云□□,□遍銀屏。
回首嘆勞生。
□鼎相承。
皇恩早晚□□□。
□□陂邊垂釣手,不負幽情。
秋天歸隱生活
78
《浪淘沙》 宋·晏幾道
麗曲醉思仙。
十二哀弦。
秾蛾疊柳臉紅蓮。
多少雨條煙葉恨,紅淚離筵。
行子惜流年。
鶗鴂枝邊。
吳堤春水艤蘭船。
南去北來今漸老,難負尊前。
79
《浪淘沙》 宋·葛勝仲
娛老小亭新。
丹堊初勻。
萬枝金菊繞溪濱。
折向華堂遮醉眼,聊用娛賓。
紅燭夜香辰。
廣坐生春。
月波新釀入芳尊。
好向花前拚爛醉,不負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