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竹枝

    唐教坊曲名。元郭茂倩《樂府詩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貞元中,劉禹錫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騷人《九歌》,作《竹枝》新詞九章,教里中兒歌之。由是盛于貞元、元和之間。” 按《劉禹錫集》,與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敘云:“《竹枝》,巴歈也。巴兒聯歌,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其音協黃鐘羽。”但劉、白詞俱無和聲,今以皇甫松、孫光憲詞作譜,以有和聲也。

    竹枝詞牌名古詩詞(311首)

    261 《吳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賦)》 元·楊維楨

    騎馬當軒鵠觜靴,西風馬上鼓琵琶。
    內家隊里新通籍,不是南州百姓家。

    262 《吳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賦)》 元·楊維楨

    小娃十歲唱桑中,盡道吳風似鄭風。
    不信柳娘身不嫁,真珠長絡守宮紅。

    263 《海鄉竹枝歌(四首)》 元·楊維楨

    潮來潮去白洋沙,白沙女兒把鋤耙。
    苦海熬乾是何日,免得儂來爬雪沙。

    264 《海鄉竹枝歌(四首)》 元·楊維楨

    門前海坍到竹籬,階頭腥臊蟛子肥。
    啞子三歲未識父,郎在海東何日歸。

    265 《海鄉竹枝歌(四首)》 元·楊維楨

    海頭風吹楊白花,海頭女兒楊白歌。
    楊白滿頭作鹽舞,不與斤兩添銅駝。

    266 《海鄉竹枝歌(四首)》 元·楊維楨

    顏面似墨雙腳鹴,當官脫褲受黃荊。
    生女寧當嫁盤瓠,誓莫近嫁宋家亭。

    267 竹枝歌(三首)》 明·劉基

    相思無益莫相思,贏得霜髯換黑髭。
    明月自圓還自缺,蚌胎瘦減有誰知。

    268 竹枝歌(三首)》 明·劉基

    榮華未必是榮華,園里甜瓜生苦瓜。
    記得水邊枯楠樹,也曾發葉吐鮮花。

    269 竹枝歌(三首)》 明·劉基

    黿鼉在水虎在山,登山入水早防閑。
    別有一般真叵耐,蝦蟆生在月中間。

    270 竹枝圖》 明·唐寅

    鳩雨初晴苦竹生,滿江明月動秋聲。
    他年煉骨輕如葉,擬踏風梢散袖行。

    271 竹枝曲》 宋·陳允平

    峨眉山頭月如眉,畫眉夬婿歸不歸。
    十日學德眉似月,眉成又是月圓時。

    272 竹枝詞》 宋·趙文

    終日望君君不來,為誰猶住郁孤臺。
    幸自一年無夢到,誰教昨日有書回。

    273 竹枝詞》 宋·趙文

    江南女兒善踏歌,桑落酒熟黃金波。
    洗壺日日望君至,君不來兮可奈何。

    274 《聽兒童歌船作竹枝助之》 宋·趙文

    田舍兒童走似麞,踏歌椎鼓斗顛狂。
    元宵乞汝閑幾日,元宵過后種田忙。

    275 《浦口竹枝》 明·袁凱

    浦上荷花生紫煙,吳姬酒肆近人船。
    更將荷葉包魚蟹,老死江南不怨天。

    276 《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侍郎韻為荊師范》 宋·項安世

    第一歌頭緩緩催,且看漁父壽圖來。
    天明轉向牙旗外,六千里地繡屏開。

    277 《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侍郎韻為荊師范》 宋·項安世

    二歌漁父壽杯寬,荊江亭下到臨安。
    更將海水都斟卻,淺得蓬萊始好看。

    278 《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侍郎韻為荊師范》 宋·項安世

    三曲漁人獻壽茶,新翻衢樣織茶花。
    白雨紛紛下江海,翠浪滾滾開龍蛇。

    279 《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侍郎韻為荊師范》 宋·項安世

    四曲漁人壽燭明,明在水云連處生。
    倚天若木朝朝艷,照海金波夜夜清。

    280 《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侍郎韻為荊師范》 宋·項安世

    五曲漁村壽樂多,隨大隨小聲和和。
    蜻蜒蛺蝶淺深舞,燕子鶯兒長短歌。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