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鄉思的詩詞(198首)

    141 《次韻禮之淮上吟》 宋·強至

    泗上風宜舊罕傳,邦人誰說貢鱗鮮。
    隔淮小市若古畫,接楚遠山疑宿煙。
    民舍卑洼多困水,農疇磽瘠少逢年。
    顧予居里號繁勝,舉目只為鄉思牽。

    142 《次劉才邵送魏彥成韻》 宋·強至

    國朝廣仁恩,法令去煩苛。
    三官貴持平,除用不輕可。
    矯矯魏詳刑,儒術富而夥。
    馀事及刑書,議論不偏頗。

    143 《出大名府北郭》 宋·強至

    驅車出近郭,野色感年華。
    河靜水猶凍,地寒林未花。
    細風吹斷柳,殘雪隱虛沙。
    鄉思東南闊,歸飛羨暮鴉。

    144 《寄盛子美俞元功二先輩》 宋·強至

    彼美吳州杰,相從蕭寺居。
    聊窮三尺律,肯恃五車書。
    前有殊尤等,行當選擢初。
    秋風吹客袂,鄉思復何如。

    145 《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 宋·強至

    一日或數篇,數日哦一軸。
    夫子之於詩,夜補晝不足。
    長吟天地間,萬象困題目。
    天徒飽其才,而特餒其腹。

    146 《路中對月》 宋·曾鞏

    山川困游人,而不斷歸夢。
    其余惟日月,朝夕南北共。
    日光驅人身,擾擾逐群動。
    鄉思須暫忘,世事哪止重。

    147 《和貢甫送元考元考不至》 宋·曾鞏

    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
    學問本閎博,言談非謬悠。
    嘗陳帝王略,得試紫云樓。
    一時驚豪捷,況復富春秋。

    148 《諸公于石氏東齋宴鄭工部分韻得悲秋浮》 宋·楊億

    楚客登臨處,離懷重隱憂。
    二毛初入髩,一葉早驚秋。
    旅雁他鄉思,悲笳絕塞愁。
    憑何遣羈緒,菊蕊滿杯浮。

    149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五宿遷項羽》 宋·蘇轍

    尺箠西來垅畝中,驅馳力盡眾兵沖。
    舊封獨守君臣義,故國長修俎豆容。
    平日軍聲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鋒。
    錦衣眷戀多鄉思,肯顧田家社酒醲。

    150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宿遷項羽廟》 宋·蘇轍

    尺箠西來垅畝中,驅馳力盡眾兵沖。
    舊封獨守君臣義,故國長修俎豆容。
    平日軍聲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鋒。
    錦衣眷戀多鄉思,肯顧田家社酒醲。

    151 《竹枝歌》 宋·蘇轍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聞竹枝皆楚語。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風露。

    扁舟日落駐平沙,茅屋竹籬三四家。

    152 《省夏書事》 宋·寇準

    窗戶經初雨,風清野景饒。
    閑庭猶戲蝶,高樹已鳴蜩。
    世態貧中覺,鄉思醉里銷。
    縱吟還獨步,時復過溪橋。

    153 《巴東書事》 宋·寇準

    鄉思終日有,孤淡厭琴樽。
    眾木侵山徑,寒江逼縣門。
    浪沉灘見脊,雨過壁生痕。
    憔悴悲蘭蕙,因思楚屈原。

    154 《秋夜懷歸》 宋·寇準

    背窗寒燭影沉沉,楚客鄉思欲不禁。
    板閣漏殘人自遠,水螢光淡夜方深。
    牢愁聞雨眠疏屋,歸夢隨云徹故林。
    憶著煙村舊風景,柿紅時節又鳴砧。

    155 《野步》 宋·寇準

    幽景恣追尋,遲遲傍柳陰。
    靜思非世務,孤立是閑心。
    村迥遙峰出,溪明返照侵。
    片沙招野步,白鷺伴高吟。

    156 《昏昏》 宋·晁說之

    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時。
    客恨潮聲起,春愁柳色知。
    何煩連日雨,要劇故鄉思
    自顧囊中術,黃金未可為。

    157 《寄隰州李九使君》 宋·晁說之

    隰州太守詩來好,何事新詩不寄來。
    歲暮異鄉思里社,山寒宿雪啟樽罍。
    數莖白發何堪照,一寸丹心未肯灰。
    唯有早歸箕潁計,暮酬朝唱不論才。

    158 《和韓欽圣學士襄陽聞喜亭》 宋·梅堯臣

    亭欄下望漢江水,浮綠無風寫鏡明。
    日腳穿云射洲影,槎頭擺子出潭聲。
    檣帆落處遠鄉思,砧處動時歸客情。
    使者徘徊有佳興,高吟不減謝宣城。

    159 《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 宋·歐陽修

    三峽倚迢嶢,同遷地最遙。
    物華雖可愛,鄉思獨無聊。
    江水流青嶂,猿聲在碧霄。
    野篁抽夏◇,叢橘長春條。

    160 《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 宋·司馬光

    吳越為君土,崤函是我家。
    濯纓從吏事,傾蓋聚京會。
    奕世交朋重,同僚分誼加。
    聲光嘗耳剽,臭味辱肩差。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