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新樂府的詩詞(17首)

    1 《牧牛詞》 明·高啟

    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禿速。
    共拈短笛與長鞭,南畝東岡去相逐。
    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饑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
    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

    新樂府牧童

    2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 《九日渡江》 明·李東陽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萬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煙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直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影宿維揚。

    新樂府牧童

    4 新樂府》 唐·馬逢

    溫谷春生至,宸游近甸榮。
    云隨天上轉,風入御筵輕。
    翠蓋浮佳氣,朱樓依太清。
    朝臣冠劍退,宮女管弦迎。

    5 《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 唐·元稹

    風水荊門闊,文章蜀地豪。
    眼青賓禮重,眉白眾情高。
    思勇曾吞筆,投虛慣用刀。
    詞鋒倚天劍,學海駕云濤。

    6 《次韻朱萬卿五首》 宋·陳造

    風義陶朱裔,斗南地此流。
    懸知禁廚臠,不賦畔牢愁。
    筆落無千載,談間散百憂。
    盡抄新樂府,惜欠雪兒謳。

    7 《再和十首》 宋·蘇轍

    張公詩社見公名。
    白首山城嘆不平。
    坐客要聞新樂府,應須湓口琵琶聲。

    8 《再和十首》 宋·蘇轍

    澗草巖花日日開,江南秋盡似春回。
    旋開還落無人顧,惟有山蜂暖尚來。
    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閑。
    蜂游蟻聚知何事,日夜長橋南北間。

    9 《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見石蓮庵匯刻遺山》 元·元好問

    玉嫩紅嬌。
    □花如月,斜裊金翹。
    楚女腰肢,小喬風韻,難比妖嬈。
    當年約住藍橋。

    10 《寄題周元吉左司山居三詠·酣賦亭》 宋·楊萬里

    詩酒如今誰主盟,須還酣賦老先生。
    三杯兩醆鶯花底,一斗百篇談笑成。
    太白自翻新樂府,小蠻度入妙歌聲。
    生前身後名兼飲,二事何曾有重輕。

    11 《走筆戲贈萬伯修使君二首》 明·邢侗

    五花胡馬鷞鹔裘,夜獵歸來興未休。
    教唱西涼新樂府,一時霜月遍幽州。

    12 《秋思》 明·沈宛君

    鵲鏡容消只自知,碧云黃葉動離思。
    閑愁紫袖衫前色,舊恨青春樹上絲。
    《子夜》有情新樂府,傷秋多病送歸辭。
    江頭八月西風起,寥廓天高鳥度遲。

    13 《宮辭(五首)》 明·明周藩王

    夜來行樂雁池頭,侍女分行秉燭游。
    唱徹憲王新樂府,不知明月下樊樓。

    14 《凱歌詞三首》 明·黃佐

    錦韉白馬出新河,簇隊吳娃善凱歌。
    譜得升平新樂府,內家休按舊云和。

    15 《鳳棲寺》 宋·許仲禮

    回環疊嶂倚長空,丹鳳曾棲晻靄中。
    殿閣至今無燕雀,溪山隨處有梧桐。
    竹榮秀實籠晴景,瀑瀉寒泉潄應風。
    佇看來儀新樂府,吾皇勛德與虞同。

    16 《代陳季若上張帥》 宋·林光朝

    柳堤九曲暗青絲,畫戟叢中晝影遲。
    傳說姑蘇新樂府,只緣太守例能詩。

    17 《蝶戀花 予將南邁度間贈合曲張氏夫婦》 元·盧摯

    前度歸田菘下住。
    野店荒村,撫掌琵琶女。
    忽聽梨園新樂府,離鸞別鶴清如許。
    歌管聲殘弦解語。
    玉*春泉,心手相忘慶。
    明日扁舟人欲去,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