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渡江的詩詞(430首)

    121 《獻尚父大王》 唐·羅隱

    數年鐵甲定東甌,夜渡江山瞻斗牛。
    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龍節十三州。

    122 《陳宮》 唐·羅鄴

    白玉尊前紫桂香,迎春閣上燕雙雙。
    陳王半醉貴妃舞,不覺隋兵夜渡江

    123 渡江有感》 唐·羅鄴

    岸落殘紅錦雉飛,渡江船上夕陽微。
    一枝猶負平生意,歸去何曾勝不歸。

    124 《詠史詩·濡須橋》 唐·胡曾

    徒向濡須欲受降,英雄才略獨無雙。
    天心不與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125 《春日游曲江》 唐·張喬

    日暖鴛鴦拍浪春,蒹葭浦際聚青蘋.若論來往鄉心切,須是煙波島上人。

    唐詩三百首渡江思鄉

    126 渡江》 唐·司空圖

    秋江共僧渡,鄉淚滴船回。
    一夜吳船夢,家書立馬開。

    127 《芳草渡》 唐·皮日休

    溪南越鄉音,古柳渡江深。
    日晚無來客,閑船系綠陰。

    詠史懷古

    128 《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微旨也》 唐·皮日休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
    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
    所以楊墨后,文詞縱橫顛。
    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

    田園寫景寫人

    129 《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微旨也》 唐·皮日休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
    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
    所以楊墨后,文詞縱橫顛。
    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

    130 《采蓮女》 唐·霍總

    舟中采蓮女,兩兩催妝梳。
    聞早渡江去,日高來起居。

    131 《采蓮女》 唐·霍總

    舟中采蓮女,兩兩催妝梳。
    聞早渡江去,日高來起居。

    132 《采蓮女》 唐·霍總

    舟中采蓮女,兩兩催妝梳。
    聞早渡江去,日高來起居。

    133 《重陽東觀席上贈侍郎張固》 唐·盧順之

    渡江旌旆動魚龍,令節開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巖桂小,茱萸房濕露香濃。
    白云郊外無塵事,黃菊筵中盡醉容。
    好是謝公高興處,夕陽歸騎出疏松。

    134 《江亭贈別》 唐·馬戴

    長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衰柳風難定,寒濤雪不分。
    猿聲離楚峽,帆影入湘云。
    獨泛扁舟夜,山鐘可臥聞。

    135 《江行留別》 唐·馬戴

    吳楚半秋色,渡江逢葦花。
    云侵帆影盡,風逼雁行斜。
    返照開嵐翠,寒潮蕩浦沙。
    余將何所往,海嶠擬營家。

    136 《送姚合郎中任杭州》 唐·劉得仁

    水陸中分程,看花一月行。
    會稽山隔浪,天竺樹連城。
    候吏赍魚印,迎船載旆旌。
    渡江春始半,列嶼草初生。

    寫景思鄉

    137 《送長安羅少府》 唐·朱慶馀

    科名再得年猶少,今日休官更覺賢。
    去國已辭趨府伴,向家還入渡江船。
    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殘云遠色鮮。
    在處若逢山水住,到時應不及秋前。

    138 《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 唐·裴夷直

    謝公日日傷離別,又向西堂送阿連。
    想到越中秋已盡,鏡河應羨月團圓。
    北津楊柳迎煙綠,南岸闌干映水紅。
    君到襄陽渡江處,始應回首憶羊公。

    139 《丁巳年仲冬月江上作》 唐·張祜

    南來驅馬渡江濆,消息前年此月聞。
    唯是賈生先慟哭,不堪天意重陰云。

    柳樹寫景抒情愁緒

    140 《投常州從兄中丞》 唐·張祜

    扁舟何所往,言入善人邦。
    舊愛鵬摶海,今聞虎渡江
    士因為政樂,儒為說詩降。
    素履冰容靜,新詞玉潤樅。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