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家巴山陽,占田才百畝。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飯糗。四壁固屢空,滿屋貯蝌蚪。
突洽塵魚生甑釜,十年都城困風土。不辭揮汗過三伏,敗屋怯聽滂沱雨。張侯作詩召清風,渴讀如飲雪山乳。笑我形容太瘦生,我亦悔前用心苦。
辰陽南望接沅州,碧樹林中古驛樓。遠客日憐風土異,空山惟見瘴云浮。耶溪有信從誰問,楚水無情只自流。卻幸此身如野鶴,人間隨地可淹留。
橘生江上洲,過江化為枳。情性本非殊,風土不相似。
昔歲寄江南,耆舊瞻四五。播吟往還徑,筇袂互翔舞。一瞬掃霆雹,追憶指畫肚。碩果可園翁,望與鐘阜伍。
黃夫子從汶上來,三束瓜虀送風土。應知我亦困虀鹽,肯食沽酒與市脯。食肉者鄙無遠謀,甲第紛紛何足數。飲蔬飲水真樂哉,千古風流想尼父。
好花賦與本天才,料得靈根天上來。應為長安惡風土,故教北地不栽梅。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春來草色一萬里,芍藥牡丹相間紅。大胡牽車小胡舞,彈胡琵琶調胡女。一春浪蕩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