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風土的詩詞(17首)

    1 《契丹風土歌》 金朝·蕭總管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
    春來草色一萬里,芍藥牡丹相間紅。
    大胡牽車小胡舞,彈胡琵琶調胡女。
    一春浪蕩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

    2 《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 唐·李商隱

    路繞函關東復東,身騎征馬逐驚蓬。
    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

    3 《潛山風土》 宋·釋文珦

    潛為杭古邑,漢郡屬丹陽。
    俗本崇勤儉,民終不寇攘。
    屋頭猶種木,田岸亦栽桑。
    頗與豳風類,吾心愛此鄉。

    4 《橘枝詞三首記永嘉風土》 宋·葉適

    蜜滿房中金作皮,人家短日掛疎籬。
    判霜剪露裝船去,不唱楊枝唱橘枝。

    5 《橘枝詞三首記永嘉風土》 宋·葉適

    琥珀銀紅未是醇,私酤官賣各生春。
    只消一盞能和氣,切莫多杯自害身。

    6 《橘枝詞三首記永嘉風土》 宋·葉適

    鶴袖貂鞋巾內鴉,吹簫打鼓趁年華。
    行春以東崢水北,不妨歡樂早還家。

    7 《建劍風土》 宋·陳藻

    瞰水比連閣,開山上下廬。
    四時篁有筍,兩岸鱔多魚。
    白苧男抽肅,新絲女卷舒。
    吾曹嗟跋涉,不合早看書。

    8 《戲詠江南土風》 宋·黃庭堅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殘水下寒塘。
    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漁家擘蟹黃。
    橘摘金苞隨驛使,禾舂玉粒送官倉。
    踏歌夜結田神社,游女多隨陌上郎。

    9 《下土橋送刁景純忽大風韓子華先歸遺其小方巾》 宋·梅堯臣

    昨日汴水頭,共餞東去人。
    暴風吹黃沙,對面不相親。
    歸來乘大馬,誤擲小方巾。
    平明馳奴還,偷樣古逼真。

    10 《土風》 宋·陳藻

    錢塘直出過長洲,質直都無俗太浮。
    路入余杭昌化境,土風淳樸似閩甌。

    11 《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 宋·張嵲

    風不終朝聞老氏,撼山今既一期余。
    得非造化夸能事,要使人無盡信書。

    12 《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 宋·張嵲

    后世新奇方競出,難持古語對時云。
    欲將老氏飄風語,刊剟還同火浣文。

    13 《七月二日大風作一晝夜方止土人去此風潮信也》 宋·張嵲

    風潮初見土人云,始愧鯫生泥昔言。
    卻以所經疑柱史,著書應只為中原。

    14 《戲詠昌化縣土風二首》 宋·方回

    闊衣男子荷薪樵,癭頸婦人昂髻髫。
    巨石塞途饒犖確,荒村扃戶故蕭條。
    水風騷屑雨非雨,溪澗復重橋復橋。
    授粲割鮮何敢望,尚無漓酒與儂澆。

    15 《戲詠昌化縣土風二首》 宋·方回

    富有大山無廣川,積多冢樹少炊煙。
    絕奇車盤嶺上石,稍闊走馬平東田。
    竹筐曬谷爭晴日,瓦甕淹虀及凍天。
    未信蘇湖萬頃室,數家蕎穄樹頭懸。

    16 《唐山赤縣距修門不二百里土風儉樸專務桑麻余》 宋·錢時

    深深澗谷唐昌縣,莽莽桑麻古歙風。
    但得長官能阜俗,不消此外別言功。

    17 《唐山赤縣距修門不二百里土風儉樸專務桑麻余》 宋·錢時

    每到西湖輒黯然,山川草木亦雕鐫。
    如何咫尺唐山地,混沌猶存一罅天。

    * 關于風土的詩詞 描寫風土的詩詞 帶有風土的詩詞 包含風土的古詩詞(17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