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樂府雜錄》

    作者:段安節

    《樂府雜錄》簡介

    《樂府雜錄》,樂府者,秦漢所立掌管音樂之機構也,唐時被教坊、梨園所代替,又名《琵琶記》,中國古代音樂著述,唐人段安節為補《教坊記》之不足所著,1卷。段安節,生平事跡不詳,系唐初名將段文昌孫、《酉陽雜俎》作者段成式子,善樂律,能自度曲。主要是對開元以后音樂、歌舞、俳優、樂器等問題的考證,并錄有歌舞藝人,可考知有唐一代音樂體制的變化,是研究唐代后期禮樂制度、音樂、舞蹈、戲曲發展軌跡的寶貴資料,可補《教坊記》之不足。在“唐時樂制,絕無傳者”的情況下,該書被《唐書》、《文獻通考》、《樂府詩集》多所采納。  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曲子都失傳了,并在人們的想象、回味中愈發美妙,如《廣陵散》、《霓裳》等等,由于我們的記音體系不甚發達,音樂靠藝人間的口耳相傳。通過《樂府雜錄》,我們尋找聲音的軌跡,觸摸音樂的形體,音樂是看得見的,可觀可感的,也是讀得到的,不是嗎?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輯有校勘本。比較通行的版本有《守山閣叢書》錢熙祚校本、《說郛》本、《續百川學海》本、《古今說海》本等。

    ==============================================================================

      段安節系文宗朝宰相段文昌孫、《酉陽雜俎》作者段成式子。善樂律,能自度曲。因見《教坊記》所載未盡周詳,遂于干寧元年(894)編《樂府雜錄》1卷。此書實為研究唐代禮樂制度、音樂、舞蹈、百戲的專門資料。書中所記雅樂部、云韶樂、清樂部、鼓吹部、驅儺、熊羆部、鼓架部、龜茲部等制度與兩《唐書》音樂、禮樂志有異,可考知有唐一代音樂體制的變化;記載唐玄宗以后樂部、歌舞、雜戲、樂器、樂曲及樂律宮調,兼及一些演奏者的姓名和逸事,為研究唐代樂舞的重要資料。后世以書中記琵琶一節抽出單行,題為《琵琶錄》。此書傳本甚多,以《守山閣叢書》本為佳。今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排印本,另有195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本,參據諸本匯校,亦較通行。

    《樂府雜錄》章節列表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