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2016年中考古詩歌鑒賞試題及答案匯編(三)

    古詩歌鑒賞
    【2016·貴州省遵義卷】
    (五)雜詩(4分)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22.本詩語言有何特點?(2分)
    答:              
    23.“應知故鄉事”中的“應知”一詞用得好,為什么?(2分)
    答:             
    (五)雜詩(4分)
    22. (2分)本詩語言質樸、平淡.卻又韻味無窮。
    23. (2分)“應知”一詞近乎口語,又略帶主現臆側,生動地表現出“我”急于了解故鄉風物人情的殷切鄉思。

    【2016·貴州省安順卷】
    (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0-12題。(7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0.全詩以“行”為線索,從“孤山寺北賈亭西”起,到“           ”終。以“          ”說明自然美景美不勝收,詩人意猶未盡的感受給讀者無窮的回味。(請用詩中的原 句作答)(2分)
    11.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2.頷聯中有兩個動詞用得極妙,請找出來作簡要賞析。(3分)
    ①頷聯中兩個用得極妙的動詞:     、    。
    ②賞析:                   

    【答案】10.(2分,每句1分)綠楊陰里白沙堤    最愛湖東行不足
    11.(2分)思恕感情:抒發了詩人觀賞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悅之情(答“對西湖日早春美景的熱愛或贊美之情”也可)。
    12.(l)爭、啄。(1分)(2)一個“爭”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一個“啄”字生動地描繪出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青春的活力與生機。(2分,言之成理即即 可)

    【解析】
    10.試題分析:根據題中的提示“全詩以‘行’為線索”,閱讀詩歌,通過詩人寫景的順序了解詩人的行蹤,判斷詩句作答。【考點定位】鑒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1.試題分析:此類寫景的古詩,可以通過詩人所寫景物的特點來體會詩人的情感。抓住本詩中“行不足”一詞結合全詩所寫豐富的景物即可體會到詩人對自然之景的贊美之愔。【考點定位】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或作者的情感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2.試題分析:本題涉及到古詩的“煉字”技巧。所謂“煉字”,指某一字在寫景表意上有獨特的效果,這類字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往往用“以動寫靜”和“比喻擬人”等方法,來突出景物的奇特之處,表達作者情感。【考點定位】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6·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
    9.下列對詩詞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9.D    )
        A.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鄉愁》)
          詩句將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家國之思,給人留下了長長的余味。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詩人移情于物,通過花鳥的情態表達了自己感時傷世的內心情感。
        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人以梨花喻飛雪,比喻新穎,不僅把雪的潔白與鮮潤揭示了出來,也給寒冷的邊塞增添了溫暖的感覺。
        D.大模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詩中的“圓”字和“直”字用得通真傳神,刻畫了明媚秀麗的塞外風光。
      
    (一)古詩詞賞析,完成13-15題。(7分)
    歸園 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13.這首詩從內容上可分為勞動的地點及結果、       、     三層意思。(2分,每空1分)
    14.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五言詩,語言樸素,意境恬淡,體現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詩人以田園中最尋常的物象人手,營造的卻是醇美的詩意。
        C.“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的農耕生活,實情實景,生動感人.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園生活,樂于做一個隱士而忘卻一切世俗的煩惱。詩的最后兩句表現了作者無欲無愿的心境。
    15.“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后世詩評家稱道,請賞析。(3分)
    答:           
    13.勞作的艱辛、作者的志趣。(2分,每空1分)
    14.D(2分)
    15.“帶月荷鋤歸”,月下的詩人,肩扛一把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怡然自得。(3分)
    2016年江西省
    【2016·江西卷】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第6-7題。(4分)
    浣溪沙
    (宋)張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②聲里繡旗紅。澹③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注】①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號 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詞》。此詞調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長短句》有小題“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頭上的細皮條等。③澹(dàn):恬靜安然的樣子。
    6.下列對詞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一)6.【答案】C      )(2分)
    A.詞的上闋寫邊塞平原遼闊之景,還表明了此人對收復中原的信心。
    B.上闋前兩句描寫了晴空萬里、水天相接、鞭聲響亮、紅旗耀眼的景象。
    C.“澹煙衰草有無中”不僅描寫了極目遠望之景,還表明了詞人對收復中原的信心。
    D.詞的下闕抒寫了北望中原之無限感慨感慨以及舉杯消愁愁更愁之悲涼心緒。
    7.下列對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向是(7.【答案】A  )(2分)
    A.詞的上闋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角度寫景,時節鮮明,色彩明麗。
    B.“一尊濁酒戍樓東”一句在下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C.詞的下闕抒發感慨,儼然可見一位愛國志士的形象。
    D.這首詞氣勢雄健,意蘊深厚,體現了豪放之詞風。

    2016年河北省
    【2016·河北卷】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5-6題。(5分)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址。
    5.請解釋這首詩中畫線的句子。(2分)
    譯文:                        
    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3分)………………………………【    】
      A.這首詩每章開頭兩句寫景,渲染了蕭瑟冷落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的心情。
      B.這首詩三次運用“宛”字,給人以迷迷茫茫、若隱若現的感覺。
      C.這首詩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詠唱,表達了纏綿無盡的情感,委婉動人。
      D.這首詩表現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著追尋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絕望情緒。
    一、(5 分)5.(2分)主人公追尋的那個人,在河的那一邊。意思對即可。
    6.(3分)  D

    2016年安徽省
    【2016·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卷】
    【2016·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卷】
    四、古詩鑒賞(共4分,每小題2分)
    14.“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①       ,“鄉書何處達”中的“書”是
    ②       的意思。(2分)
    15.這首詩表達了作者①                   的思想感情,頸聯通過景物描寫暗示了②                   ,蘊含自然理趣。(2分)
    答:
    14.次(停留)或者“到”“抵達”;書(書信,信件)
    15.思念家鄉;時光流逝(時序交替、季節變遷、新舊更迭等)

    【2016·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卷】
    (二)古詩詞鑒賞。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4-15題。(6分)
    登幽州臺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4、詩人登上幽州臺遠眺,產生了怎樣的聯想?由此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案】聯想:大地茫茫,空闊寂寥,沒有一個知音,內心滿懷悲憤;情感:對不被理解、懷才不遇的悲嘆
    15、試賞析“悠悠”一詞的表達效果。(3分)
    【答案】“悠悠”形容時間久遠和空間廣大。把個人放置到無邊宇宙的背景中,使人顯得渺小,從而產生一種蒼茫孤獨感。
    【2016·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卷】
    【2016·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卷】
    【2016·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卷】

    (二)詩歌賞析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5.(1)“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全詩抒發了詩人                                           的情懷?(2分)
    (2)請簡要賞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句。(2分)
          
    15.⑴設問    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⑵示例: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生”“入”賦予“日”“春”以人的情態,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

    2016年河南省
    【2015·河南卷】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20-21題。(共4分)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眷泥更護花。
    20.請描述詩歌前兩句所展現的情景。(2分)
    答:           
    21.從運用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2分)
    答:           
    20. 示例:我滿懷惆悵地離開京城,夕陽西下,更增無邊的離愁別緒,我舉起馬鞭向東一指,走向天涯(故鄉)。(符合詩意即可。2分)
    21. 詩人以落紅自喻,以落紅護花生動形象地表明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意思對即可。2分)

    【2016·黑龍江省地區卷】 
    【古詩賞析】
    漁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0.“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兩句,揭示了作者和征人們怎樣的共同心理?(2分)
    答:           
    10. 這兩句詩掲示了作者和征人們思念家鄉卻因未建功立業而無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評分標準:(2分〉思念家鄉(思鄉)1分,未建功立業而無法回去(愛國) 1分。

    2016年吉林省
    【2016·吉林卷】
    【乙】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5分)
    夜宿七盤嶺
    沈佺期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注釋】①沈佺(quán)期:唐代詩人。  ②平仲:銀杏的別稱。浮客:游子。詩人自指。
    15.“夜宿七盤嶺”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1分)
    16.“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2分)
    答:     
    17.這首詩表現了詩人當時怎樣的心境?(2分)
    答:     
    【乙】 (5分)15.  住宿(住);過夜(1分)
    16.   圍繞“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銀河低得好像要流進房門”回答。(并2分,每點1分, 意思對即可)
    17.  圍繞“獨宿異鄉的愁思(惆悵、失意);對故鄉的依戀”回答出一點即(共2分)示例:這首詩通過描寫旅途夜宿七盤嶺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獨宿異鄉的愁思(惆悵的悄緒),流露出對故鄉的依戀。
    2016年遼寧省
    【2016·遼寧省沈陽卷】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6題。(3分)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漢江①臨泛
    王維
      楚塞②三湘接,荊門九派③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注釋】①漢江:即漢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國地界。③九派:長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統稱。
    6.對兩首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6.B  )(3分)
    A.《使至塞上》首聯寫了詩人奉使出征,獨當重任,到邊疆察看,過居延屬國的內容。
    B.《漢江臨泛》尾聯通過具體細膩的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也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情緒。
    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圓”展現了邊塞的壯闊;《漢江臨泛》用一“浮”一“動”渲染了水勢的磅礴。
    D.王維的詩以“詩中有畫”著稱,這兩首詩在意境創造上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特點。

    2016年青海省
    【2016·青海省卷】
    【2016·青海省西寧卷】
    10.閱讀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回答問題。(3分)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
    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⑴“聚”和“怒”兩個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⑵“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10.⑴好在運用擬人手法,“聚”字化靜為動,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怒”字賦于了黃河人的情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了潼關的險要。
    ⑵表達了作者對天下受苦受難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對統治者無比強烈的憤慨。

    2016年陜西省
    【2016·陜西卷】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21~22題。(4分)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 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1.詩題是《春望》,那么詩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分)
    答:       
    22.說說你對詩歌尾聯的理解。(2分)
    答:       
    (四)21.草、木、花、鳥。
    22.尾聯形象寫出了詩人的蒼老之態、蒼老之快,進一步表現了詩人憂國、傷時、思家、悲己之情。


    2016年湖南省
    【2016·湖南省】
    【2016·湖南省長沙卷】
    (一)古詩文閱讀(24分)
    湖①口送友人
    李頻
    中流②欲暮見湘煙③,岸葦無窮接楚田④。
    去雁遠沖云夢雪⑤,離人獨上洞庭船。
    風波盡日依山轉⑥,星漢通霄向水懸⑦。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注釋】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煙:指霧靄。④楚田:指田野。⑤云夢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區下起了茫茫飛雪。⑥風波盡日依山轉:寫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騰不息的樣子。⑦星漢通宵向水懸:寫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連成一片的景象。
    【寫作背景】詩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別友人,寫下了這一首送別詩。
    10.首聯中寫了哪些物象?古詩詞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種情感或精神,南宋詞人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一句通過“梅花”寄寓了怎樣的情感?(4分)           
    11.“離人獨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獨”字用得好,請作簡要賞析。(4分)

    答:                             
    10.意象:暮靄、蘆葦、田野。陸游《卜算子·詠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堅貞不屈的品質,表達了自己孤雅高潔的志趣。
    11.“獨”是獨自的意思,這里是友人獨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艱辛,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016·湖南省株洲卷】
    【2016·湖南省湘潭卷】
    【2016·湖南省衡陽卷】
    (一)閱讀《訴衷情》,完成7-8題。(4分)
    訴衷情
    宋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7.詩中“覓封侯”用了       (人名)投筆從戎、立功異域的典故,“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使用了____修辭手法。(2分)
    8.“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采用什么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答:            
    (―)(4 分)7.參考答案:班超   排比評分標準:2分。每空1分。
    8.參考答案: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評分標準:2分。表達方式1分,感情1分。【2016·湖南省婁底卷】
    ( 二)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案: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
    (解析::這種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象。解答這類題目主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不有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本題中抓住,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之景物,通過“直”“圓”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16.請簡要分析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達了作者對朝廷排擠,不得志的憤懣之情(解析:這是道理解古詩中心的題。古詩中心通常在最后兩句中可以看出,古詩中的關鍵語言,往往直接透露出詩歌主題的信息,詩人在蕭關逢候騎,可看出詩人被排擠出朝廷。不得志的憤懣之情)

    2016年云南省
    (一)(4分)閱讀下面這首曲,回答問題。(含9-10小題,共4分)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對這首曲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這是一首元曲,“天凈沙”是曲牌名,與內容沒有直接關系。
    B.“夕陽西下”點名了特定時間,與首句的“昏”相呼應。
    C.“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并不能成為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
    D.這首曲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畫面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答案】C【解析】“小橋流水人家”呈現清雅、安適的景象,以樂景襯哀情,反襯作者羈旅之苦、思鄉之情,也是“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
    10.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古道西風瘦馬”所展現的畫面。(2分)
    答:            
    【答案】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獨行。

    201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二)、古詩閱讀(共5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0-11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0.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聯由“望”入詩:國都淪喪,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蒼蒼。
    B.頸聯中“抵萬金”是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表現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強烈情感。
    C.尾聯中刻畫了一位憂愁萬分,蒼老頹唐的詩人形象,白發越來越少、越來越短,簡直連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這首詩是作者中年所寫,充分體現了詩作“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11.結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說說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3分)
    答:
    10.B.
    11.作者以花、鳥為“感”“恨”的主體,移植于物,寫花、鳥的落淚驚心,表達了作者感時傷世(憂傷國事)的深沉感情.
    譯文: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里荒草叢生.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

    【2016·海南省】
    (二)古詩詞閱讀(5 分)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詩中表達詩人心境高遠、自由閑適、恬淡愜意的詞語是“        ”和“       ”。(2分)
    10.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所展現的畫面。(3分)        
    (二) 古詩詞閱讀(5分)
    9.(2分) 心遠  悠然評分標準:每空1分。
    10.(3 分)示例:太陽下山了,南山籠罩在漸漸升騰的云氣之中,顯得非常美麗。外出覓食的鳥兒,呼朋引伴,成群結隊地飛回巢穴。評分標準:有描繪性的語言,且表意正確,給 2 分;按句子進行翻譯性的表述,給 1 分;不符合語境或表意不正確,不給分。
    * 古詩歌鑒賞【2016·貴州省遵義卷】(五)雜詩(4分)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22.本詩語言有何特點?(2分)答:??????????????23.“應知故鄉事”中的“應知”一詞用得好,為什么?(2分)答:???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