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邊塞詩概述及鑒賞訓練

    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邊塞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另一些詩人用樂府舊題來進行翻新的創作。
    (一)邊塞詩派及風格。
      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涌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王維,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馬川行》等七言、長 篇歌行代表了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即: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此后其他著名詩人如:楊炯、陳子昂、杜審言等人也創作邊塞詩。邊塞詩創作一 時蔚為風氣。主要意象:烽火、狼煙、馬、寶劍、鎧甲、孤城、羌笛、胡雁、鷹、夕陽、大漠、長河、長城、邊城、胡天等

    (二)內容包括:
      1、邊塞風光;
      2、邊疆戰士的艱苦生活;
      3、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4、邊疆將士思鄉的情思。不僅內容涵蓋了盛唐邊塞詩的大多領域,而且格調高亢。

    (三)
    邊塞詩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從戍邊戰士的角度,或寫戰爭的慘烈,或寫報國的豪情。 以王昌齡的《從軍行》為例
    2、從閨中主婦的角度,批判戰爭破壞了人民和平安寧的生活。 從思婦的角度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形成獨特的邊塞閨怨詩。 以金昌緒的《春怨》為例
    3、從旁觀者的角度,控訴戰爭的罪惡。 杜甫在《兵車行》
    4、從將士的角度,寫因長期戍邊而產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齡的《從軍行》

    (四)鑒賞訓練: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塞下曲(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①。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②。
    從來幽并客③,皆共黃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④。
      【注釋】①蕭關:古關名,在今寧夏固原縣東南。②黃蘆草:枯黃的蘆葦。③幽并:幽,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并,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隋書?地理志》云:“自古言勇俠者,皆推幽并。”④矜夸:驕矜夸耀。紫騮:駿馬名。
      【解說】王昌齡(?——756),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末為江寧縣(今江蘇南京)丞,后貶為龍標縣(今湖南黔陽西南)尉,世稱“王江寧”或 “王龍標”,其詩多寫邊塞軍旅、宮怨閨情,風格清剛俊爽,婉麗明快。《塞下曲》共有四首,此為第一首,前四句描寫邊塞景物,后四句,既肯定了“幽并客” 戍邊的艱苦精神,又批判了“游俠兒”只以駿馬矜夸的莽撞。
      1、首聯寫景的作用是什么?
      2、頸聯和尾聯作者運用什么手法?其目的是什么?
      【解析】
      1、點明時令及邊塞的具體地點,渲染邊塞的荒涼冷落。
      2、對比;贊揚戍邊戰士駐守邊塞不畏艱苦的精神,批判游俠兒只以駿馬矜夸。
    * 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邊塞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另一些詩人用樂府舊題來進行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