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江南至今不諱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為字,字固呼為字。

    偏傍之書,死有歸殺①,子孫逃竄,莫肯在家;畫瓦書符,作諸厭勝②;喪出之日,門前然火,戶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斷注連③。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彈議所當加也。

    《禮經》:“父之遺書,母之杯圈④,感其手口之澤,不忍讀用。”政(只)為常所講習,讎校繕寫,及偏加服用,有跡可思者耳。若尋常墳典⑤,為生什物,安可悉廢之乎?既不讀用,無容散逸,惟當緘保,以留后世耳。

    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縷,并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親表聚集,致宴(燕)享焉。……

    四海之人,結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義敵,令終如始者,方可議之。一爾之后,命子拜伏,呼為丈人,申父交之敬,身事彼親,亦宜加禮。比見北人甚輕此節,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觀貌,不擇是非,至有結父為兄、托子為弟者。

                                                    (節選自《顏氏家訓·風操篇》)

    【注】 ①歸殺:也作回煞,舊時迷信謂人死之日若干日靈魂回家一次叫“歸殺”。②厭(yā)勝:古代一種巫術,指以詛咒制服人或物等③。章斷注連:上章以求斷絕死者之殃染及旁人。注連,傳染的意思。④杯圈:一種木制飲器⑤墳典:《三墳》《五典》的簡稱,泛指古籍。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爾之后,命子拜伏       爾:如此         B.必有志均義敵   敵:敵對

    C.兒生一期                     期:周年              D.門前然火      然:通“燃”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驗貪廉愚智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若尋常墳典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C.乃儒雅之罪人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   

    D.親表聚集,致宴享焉    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12.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一個人的名和字是代表不同的意思的,名代表自己,而字則代表著這個人的德行,我們常說的“避諱”一般是指諱字。

    B.在節選的文中,作者從“名字”“歸殺”“廢物”“試兒”“結拜”等幾個方面闡述了對風操德行的一些看法。

    C.作者認為“結拜”是不能隨意為之的,結拜者要有共同的志向,而且,也要講究一定的儀式,不能太草率。

    D.本文節選自《顏氏家訓·風操篇》,風操是指士大夫的門風節操。作者從傳統經學出發,結合當時的實際,論述了對名諱、結交等流行風尚的看法。

    13. 下列文言語段中的劃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選自《孫子兵法·始計》

    A. 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B. 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C. 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D. 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4分)
    (2)既不讀用,無容散逸,惟當緘保,以留后世耳。(4分)
    (3)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4分)

    【參考答案】
    10、B 11、A 12、A 13、B

    14譯文: 古時候,名用來表明本身,字用來表示德行,名在死后就要避諱,字就可以作為孫輩的氏。   (“正體”1分, “以”1分,“終”1分,“孫氏”1分  )    

    (2)譯文:已經不讀不用,那也不該(不能容忍)分散丟失,而應封存保留來傳給后代。    ( “既”1分,“散逸”1分,“緘”1分“留”1分)      

    (3)譯文: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

    (“及”1分,“ 見” 1分,“ 乃” 1分,“ 重負” 1分)
    *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江南至今不諱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為字,字固呼為字。偏傍之書,死有歸殺①,子孫逃竄,莫肯在家;畫瓦書符,作諸厭勝②;喪出之日,門前然火,戶外列灰,祓送家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