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譯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譯

      導語:對文言文《孟母不欺子》的翻譯,有興趣的可以進行閱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譯,供各位參閱,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原文:

      孟子少時,見鄰家殺豕。孟子問其母曰:“鄰家殺豕何為?”母曰:“欲啖女。”既而母悔失言,自言曰:“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子適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乃買鄰家之豕肉而烹之,明不欺也。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注釋:

      1、適:剛剛。

      2、豕:豬。

      3、少:年少時。

      4、何為:為什么。

      5、啖:給……吃。

      6、女:通假字,同“汝”,你。

      7、是:這。

      8、信:誠實,真實。

      9、乃:于是,就。

      10、席:坐席。

      11、明:表示,證明。

      12、欲啖女:要給你吃。

      13、今子適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如今孟子剛有智力我就欺騙他,這是教他不誠實啊。知:通“智”,智力。

      14、明不欺也:證明她沒有欺騙。

      15、割:切肉。

      16、妊:懷。

      17、席不正不坐:正:端正。

      18、割不正不食:正:位置居中。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譯:

      孟子小時候,看見鄰家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說:“鄰家殺豬干什么?”孟子的母親說:“想給你吃。”馬上母親就后悔說這句話,自己對自己說:“我懷這個孩子的時候,坐席擺得不端正我不坐,切肉切得不正我不吃,這是胎教。現在孩子剛剛有了智力我就欺騙他,是教他不誠實。”于是孟子的母親買了鄰居家的豬肉來讓他吃,證明她沒有欺騙孟子。

      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于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游歷于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后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于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后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后世追封孟子為“亞圣公”,尊稱為“亞圣”。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

    * 導語:對文言文《孟母不欺子》的翻譯,有興趣的可以進行閱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母不欺子》文言文翻譯,供各位參閱,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原文:  孟子少時,見鄰家殺豕。孟子問其母曰:“鄰家殺豕何為?”母曰:“欲啖女。”既而母悔失言,自言曰:“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子適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乃買鄰家之豕肉而烹之,明不欺也。  《孟母不欺子》文言文注釋:  1、適:剛剛。  2、豕:豬。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