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春秋去來傳鴻燕,朝暮出沒奔羲娥。青絲冉冉上霜雪,百年欻若彈指過。封侯未必勝瓜圃,青門老子聊婆娑。
日望江云臥草廬,煙波無處覓雙魚。高僧相見能傳語,不寫銀箋小字書。
東南江路舊知名,惆悵春深又獨行。新婦山頭云半斂,女兒灘上月初明。風前蕩飏雙飛蝶,花里間關百囀鶯。滿目歸心何處說,欹眠搔首不勝情。
憂國憂民同情農民
海靜天高景氣殊,鯨睛失彩蚌潛珠。不知今夜越臺上,望見瀛洲方丈無。
默然如大道,塵世不相關。青檜行時靜,白云禪處閑。貧高一生行,病長十年顏。夏滿期游寺,尋山又下山。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抒情懷鄉思念
平山堂上,側盞歌南浦。醉望五州山,渺千里、銀濤東注。錢郎英遠,滿腹貯精神,窺素壁,墨棲鴉,歷歷題詩處。風裘雪帽,踏遍荊湘路。
感傷
居士年來病酒。肉食百不宜口。蒲合與波_,更著同蒿蔥韭。親手。親手。分送臥龍詩友。
是他家、絳唇翠袖,可容卿有功否。相思不到胭脂井,只隔東林煙柳。春去又。漫一夜東風,吹得花成舊。
寄來尺素有誰知,雙淚龍鐘重妾思。千載高山流水調,祇應生死盡交期。
早早言歸尚一身,秋空又見雁來賓。不知近事堪傳否,須記西風悵望人。
楚水別來十載,蜀山望斷千重。畢竟擬為傖父,憑君說與吳儂。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為生。若話三吳勝事,不惟千里蓴羹。
人在畫屏中住,客依明月邊游。未卜柴桑舊宅,須乘五湖扁舟。
生計曾無聚沫,孤蹤謾有清風。治產猶嫌范蠡,攜孥頗笑梁鴻。
弱累已償俗盡,老身將伴僧居。未許季鷹高潔,秋風直為鱸魚。
北山搖落水崢嶸,想見揚帆出廣陵。平世自無憂國事,求田應不忤陳登。
往日三語掾,解道將無同。我觀李校書,超邁有古風。談道屢入微,閉門長蒿蓬。誰能賞遠韻,太守似安豐。
流水鳴無意,白云出無心,水得平淡處,渺渺不厭深。云行不能雨,還歸碧山岑。斯人似云水,廊廟等山林。
俗士得失重,舍龜觀朵頤。六經成市道,駔儈以為師。吾學淡如水,載行欲安之。惟有無心子,白云相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