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的近義詞
一本正經的近義詞有:一板正經,不茍言笑,義正辭嚴,事必躬親,作古正經,正色莊容,油嘴滑舌,油頭滑腦,道貌岸然,鄭重其事,一本正經[yī běn zhèng jīng]的解釋:正經:莊重;正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一本正經的近義詞詳解
- 1 一板正經
- 拼音:
- yī bǎn zhèng jīng
- 解釋:
- 正經:莊重。形容態度很莊重,很規矩
- 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 2 不茍言笑
- 拼音:
- bù gǒu yán xiào
- 解釋:
- 茍:茍且;隨便。不隨便說笑。指態度莊重、嚴肅。
- 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不登高,不臨深,不茍訾,不茍笑。”
- 3 義正辭嚴
- 拼音: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釋:
- 義:道理;辭:言辭。理由正當充足;言辭嚴正有力。
- 出處:
-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 4 事必躬親
- 拼音: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釋:
- 凡事一定親自處理。形容辦事認真。
- 出處:
- 唐 張九齡《謝賜大麥面狀》:“伏以周人之禮,唯有籍田,漢氏之薦,但聞時果,則未有如陛下嚴祗于宗廟,勤儉于生人,事必躬親,動合天德。”
- 5 作古正經
- 拼音:
- zuò gǔ zhèng jīng
- 解釋:
- 猶言一本正經。
- 出處:
- 艾蕪《一個女人的悲劇》五:“陳家駝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經地說:‘我剛才想了好一陣,一定是那會事情’”
- 6 油嘴滑舌
- 拼音:
- yóu zhuǐ huá shé
- 解釋:
- 形容人說話油滑輕浮;耍嘴皮子。
- 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回:“誰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內,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騙得爹娘允了,方好進去。”
- 7 油頭滑腦
- 拼音:
- yóu tóu huá nǎo
- 解釋:
- 形容人輕浮油滑;不誠實。
- 出處:
- 魯迅《書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蓋法國禮拜六派,油頭滑腦,其到中國來,大概確是搜集小說材料。”
- 8 道貌岸然
- 拼音:
- dào mào àn rán
- 解釋:
- 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高傲;嚴肅的樣子。形容神態莊重;外貌嚴肅正經。現多用于諷刺故作正經表里不一的偽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 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成仙》:“道貌岸然。”
- 9 鄭重其事
- 拼音: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解釋:
- 對事物的態度認真嚴肅(鄭重:嚴肅認真)
- 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所以鄭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進門。”
一本正經的反義詞
“一本正經”單字解釋
* 一本正經的近義詞有:一板正經,不茍言笑,義正辭嚴,事必躬親,作古正經,正色莊容,油嘴滑舌,油頭滑腦,道貌岸然,鄭重其事,一本正經[yī běn zhèng jīng]的解釋:正經:莊重;正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