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繭自縛的近義詞
作繭自縛的近義詞有:作法自斃,作繭自纏,停滯不前,吐絲自縛,咎由自取,多行不義必自斃,害人先害己,故步自封,春蠶自縛,玩火自焚,畫地為牢,老蠶作繭,自作自受,自取其咎,自取其禍,自討苦吃,裹足不前,造繭自縛,作繭自縛[zuò jiǎn zì fù]的解釋:繭:蠶繭;縛:纏裹。蠶吐絲作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比喻自己束縛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出自: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作繭自縛的近義詞詳解
- 1 作法自斃
- 拼音:
- zuò fǎ zì bì
- 解釋:
- 斃:倒下;死去。自己立法;卻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 2 作繭自纏
- 拼音:
- zuò jiǎn zì chán
- 解釋:
-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事自陷困境
- 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此鬼沾沾于遺蛻,殊未免作繭自纏。”
- 3 停滯不前
- 拼音:
- tíng zhì bù qián
- 解釋:
- 停留下來不繼續前進。滯:滯留;停留不動;停滯:因為受到阻礙而不能順利地前進或發展。
- 出處: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向前發展,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停滯不前。”
- 4 吐絲自縛
- 拼音:
- tǔ sī zì fù
- 解釋:
-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為阻礙了自己的行動自由。
- 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志公和尚十四科頌》:“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
- 5 咎由自取
- 拼音:
- jiù yóu zì qǔ
- 解釋:
- 咎:災禍;懲罰。災禍、懲罰是由自己招來的。
- 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時有所聞,雖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談起來,總說這卜知府辦的太煞認真的。”
- 6 多行不義必自斃
- 拼音:
-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 解釋:
- 壞事干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 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 7 害人先害己
- 拼音:
- hài rén xiān hài jǐ
- 解釋:
- 先想設計去害別人,結果自己身受其害
- 出處: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這話誠然不錯,小子也是該死的。”
- 8 故步自封
- 拼音: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釋:
- 故:過時的;舊:故步。原來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指自己停滯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現狀;不求進步或革新。
- 出處:
- 清 梁啟超《愛國論》:“婦人纏足十載,解其縛而猶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見多怪。”
- 9 春蠶自縛
- 拼音:
- chūn cán zì fù
- 解釋:
- 蠶:昆蟲名;縛:纏束。像蠶作繭自縛。比喻自己束縛自己
- 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掉句文,便叫做‘癡鼠拖姜,春蠶自縛’。”
- 10 玩火自焚
- 拼音:
- wán huǒ zì fén
- 解釋:
- 玩火的必定會燒了自己。比喻干冒險或害人的勾當;最后受害的還是自己。玩:玩弄;焚:燒。
- 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 11 畫地為牢
- 拼音:
- huà dì wéi láo
- 解釋:
- 牢:牢獄。在地上畫圈;囚人于內;作為牢獄。后喻指僅在一定的小范圍內活動。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 12 老蠶作繭
- 拼音:
- lǎo cán zuò jiǎn
- 解釋:
- 老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縛自己。
- 出處:
- 宋·蘇軾《石芝》:“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
- 13 自作自受
- 拼音:
- zì zuò zì shòu
- 解釋:
-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 出處:
- 《敦煌變文集 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凌三寶,自作自受。”
- 14 自取其咎
- 拼音:
- zì qǔ qí jiù
- 解釋:
- 自己遭受自己招來的罪過。
- 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此乃學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過也。”
- 15 自取其禍
- 拼音:
- zì qǔ qí huò
- 解釋:
- 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
- 出處:
- 宋 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
- 16 自討苦吃
- 拼音:
- zì tǎo kǔ chī
- 解釋:
- 討:招惹。自己找苦吃。
- 出處:
- 魯迅《書信集 致蕭軍》:“其實《文學》和我并無關系,不過因為有些人要它滅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實這是自討苦吃。”
- 17 裹足不前
- 拼音:
- guǒ zú bù qián
- 解釋:
- 裹足:包纏住了腳。好像腳被裹住了一樣;不能前進。大多指有所顧慮;停步不前。
- 出處:
- 戰國 楚 李斯《諫逐客書》:“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 18 造繭自縛
- 拼音:
- zào jiǎn zì fù
- 解釋:
- 作繭自縛。喻做了某事,結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 出處:
- 陶行知《中國大眾教育問題》六:“他們幫助敵人造成聯合戰線攻打他們自己,他們像蠶一樣,造繭自縛。”
作繭自縛的反義詞
“作繭自縛”單字解釋
* 作繭自縛的近義詞有:作法自斃,作繭自纏,停滯不前,吐絲自縛,咎由自取,多行不義必自斃,害人先害己,故步自封,春蠶自縛,玩火自焚,畫地為牢,老蠶作繭,自作自受,自取其咎,自取其禍,自討苦吃,裹足不前,造繭自縛,作繭自縛[zuò jiǎn zì fù]的解釋:繭:蠶繭;縛:纏裹。蠶吐絲作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比喻自己束縛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