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寢忘食的近義詞
廢寢忘食的近義詞有:不遑暇食,兢兢業業,發憤忘食,夙夜在公,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宵分廢寢,寢食俱廢,廢寢忘餐,廢食忘寢,忘寢廢食,忘餐失寢,忘餐廢寢,披星戴月,日旰不食,日旰忘食,枵腹從公,衣宵食旰,起居無時,食不暇飽,廢寢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的解釋: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出自: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廢寢忘食的近義詞詳解
- 1 不遑暇食
- 拼音:
- bù huáng xiá shí
- 解釋:
- 沒有時間吃飯。形容工作緊張、辛勤。
- 出處:
- 《書 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孔穎達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復語。猶云‘艱難’也。”一說,沒有閑暇時間從容地吃飯。
- 2 兢兢業業
- 拼音: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 出處:
- 《詩經 大雅 云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 3 發憤忘食
- 拼音:
- fā fèn wàng shí
- 解釋:
-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4 夙夜在公
- 拼音:
- sù yè zài gōng
- 解釋:
- 從早到晚,勤于公務。
- 出處:
- 《詩經·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 5 夜以繼日
- 拼音:
- yè yǐ jì rì
- 解釋:
-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 6 孜孜不倦
- 拼音: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出處:
-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后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 7 宵分廢寢
- 拼音:
- xiāo fēn fèi qǐn
- 解釋:
- 宵分:夜半。半夜還沒有就寢。形容學習和工作勤奮
- 出處:
- 《魏書·崔楷傳》:“日昃忘餐,宵分廢寢。”
- 8 寢食俱廢
- 拼音:
- qǐn shí jù fèi
- 解釋:
- 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 出處:
- 宋·洪邁《夷堅志·沈見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腫痛特甚,寢食俱廢。”
- 9 廢寢忘餐
- 拼音:
- fèi qǐn wàng cān
- 解釋:
- 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 出處:
-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 10 廢食忘寢
- 拼音:
- fèi shí wàng qǐn
- 解釋:
- 廢:停止;寢:睡覺。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致志
- 出處:
- 唐·王勃《送劼赴太學序》:“廢食忘寢,渙然有所成望然。”
- 11 忘寢廢食
- 拼音:
- wàng qǐn fèi shí
- 解釋:
- 寢:睡覺。廢:廢止,停止。形容專心致志地干謀一件事情,連睡覺、吃飯都顧不上了。
- 出處:
- 宋 司馬光《進五規狀 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
- 12 忘餐失寢
- 拼音:
- wàng cān shī qǐn
- 解釋:
- 廢:停止;寢:睡覺。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致志
- 出處:
- 明·崔時佩《西廂記·北堂負約》:“小生只為小姐,忘餐失寢,夢斷魂芳,常忽忽如有失。”
- 13 忘餐廢寢
- 拼音:
- wàng cān fèi qǐn
- 解釋:
- 見“忘寢廢食”。
- 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廢寢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誠捱,怎能勾這相思苦盡甘來。”
- 14 披星戴月
- 拼音: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釋:
-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 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15 日旰不食
- 拼音:
- rì gàn bù shí
- 解釋:
- 同“日旰忘食”。
- 出處:
- 唐·皮日休《憂賦》:“故王之憂國者日旰不食,士之憂位者載贄出疆。”
- 16 日旰忘食
- 拼音:
- rì gàn wàng shí
- 解釋:
- 天色已晚仍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 出處:
- 《后漢書·儒林傳上·尹敏》:“與班彪親善,每相遇,輒日旰忘食,夜分不寢。”
- 17 枵腹從公
- 拼音:
- xiāo fù cóng gōng
- 解釋:
- 餓著肚子辦公事。形容一心為公;勤奮工作。枵:空虛;從公:從事公務。
- 出處:
- 清 李寶嘉《活地獄》:“要想他們毀家紓難,枵腹從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個。”
- 18 衣宵食旰
- 拼音:
- yī xiāo shí gàn
- 解釋:
- 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進食。常用以稱諛帝王勤于政事。
- 出處:
- 語出唐太宗《執契靜三邊》詩:“衣宵寢二難,食旰餐三懼。”
- 19 起居無時
- 拼音:
- qǐ jū wú shí
- 解釋:
-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沒有規律。
- 出處:
- 唐 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起居無時,惟適之安。”
- 20 食不暇飽
- 拼音:
- shí bù xiá bǎo
- 解釋:
- 暇:空閑。沒有空好好吃飯。形容整日忙碌,連吃飯也沒空。
- 出處:
-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當是之時,食不暇飽,寢不遑安。”
廢寢忘食的反義詞
“廢寢忘食”單字解釋
* 廢寢忘食的近義詞有:不遑暇食,兢兢業業,發憤忘食,夙夜在公,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宵分廢寢,寢食俱廢,廢寢忘餐,廢食忘寢,忘寢廢食,忘餐失寢,忘餐廢寢,披星戴月,日旰不食,日旰忘食,枵腹從公,衣宵食旰,起居無時,食不暇飽,廢寢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的解釋: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