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乎所以的近義詞
忘乎所以的近義詞有:得意忘形,得意洋洋,忘乎其形,忘其所以,飄飄然,忘乎所以[wàng hū suǒ yǐ]的解釋: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出自: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夫人傾身陪奉,忘其所以。”
忘乎所以的近義詞詳解
- 1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釋:
-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興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態。形容淺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記了應持的態度。
- 出處:
- 《晉書 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 2 得意洋洋
- 拼音: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釋:
- 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稱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 3 忘乎其形
- 拼音:
- wàng hū qí xíng
- 解釋:
- 猶忘形。形容得意或興奮得失去常態。
- 出處:
- 郭沫若《高漸離》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搖動其身體,愈向高漸離身旁走去。”
- 4 忘其所以
- 拼音:
- wàng qí suǒ yǐ
- 解釋:
- 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 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一來看見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 5 飄飄然
- 拼音:
- piāo piāo rán
- 解釋:
- 由于迷戀某人或懷有極大的驕傲自大情緒而感到輕飄飄。形容得意
- 出處:
-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裴湛》:“神清氣爽,飄飄然有凌云之意。”
忘乎所以的反義詞
“忘乎所以”單字解釋
* 忘乎所以的近義詞有:得意忘形,得意洋洋,忘乎其形,忘其所以,飄飄然,忘乎所以[wàng hū suǒ yǐ]的解釋: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