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杵成針的近義詞
磨杵成針的近義詞有:功到自然成,持之以恒,水滴石穿,水磨工夫,磨杵作針,鐵杵磨成針,磨杵成針[mó chǔ chéng zhēn]的解釋: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出自:明 楊慎《七星橋記》:“矢磨杵成針之志,徼折梅寄慲之靈。”
磨杵成針的近義詞詳解
- 1 功到自然成
- 拼音:
-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 解釋:
- 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
- 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這師父原來只是思鄉難息!若要那三三行滿,有何難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 2 持之以恒
- 拼音: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出處:
-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 3 水滴石穿
- 拼音: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解釋:
- 滴:液體一點一點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斷地往下落;把石頭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自然會成功。
- 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4 水磨工夫
- 拼音:
- shuǐ mó gōng fū
- 解釋:
- 比喻周密細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 出處:
- 清 陳確《柬同志二首》:“學者且耐心于人倫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經世之學,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 5 磨杵作針
- 拼音:
- mó chǔ zuò zhēn
- 解釋:
-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 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頤養·止憂》:“人非鐵石,奚堪磨杵作針;壽豈泥沙,不禁委塵入土。”
- 6 鐵杵磨成針
- 拼音: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解釋:
-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出處: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磨杵成針的反義詞
“磨杵成針”單字解釋
* 磨杵成針的近義詞有:功到自然成,持之以恒,水滴石穿,水磨工夫,磨杵作針,鐵杵磨成針,磨杵成針[mó chǔ chéng zhēn]的解釋: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