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入松軒臥晚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入松軒臥晚涼”全詩
蟬噪荒林桐葉老,風回半野稻花香。
卻過蕭寺尋僧話,又入松軒臥晚涼。
雨后微云山更好,與君行李未須忙。
分類:
《疏山》黎道華 翻譯、賞析和詩意
《疏山》
杖藜徐步興何長,
宛宛嵐光接水光。
蟬噪荒林桐葉老,
風回半野稻花香。
卻過蕭寺尋僧話,
又入松軒臥晚涼。
雨后微云山更好,
與君行李未須忙。
這首詩由宋代黎道華創作,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與心境相結合的方式,表達了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對閑逸生活的向往。
譯文:
拄著拐杖,緩緩前行,心情愉悅。如白嵐一般的光芒與水面上的光芒交相輝映。蟬鳴聲在荒廢的林中回響,桐樹葉已經變老。微風吹回野地,稻花的芬芳彌漫四周。
我穿過蕭寺,尋找一位僧人交談,接著進入松軒,躺在那里享受夜晚的涼爽。雨后,微云繚繞在山上,景色更加美好。與你一起旅行,不必忙碌收拾行李。
賞析:
《疏山》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基礎,通過描繪荒廢林木、水光和風景,展示了作者閑逸的心境。詩中的疏山、嵐光、水光、蟬噪、風回等形象描寫十分生動,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同時,詩人還通過尋找僧人、入松軒等描寫,表達了對閑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以平和、安逸的筆調,傳遞出對自然美和心靈寧靜的追求,給讀者帶來一種愉悅和心靈的安寧感。
“又入松軒臥晚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ān
疏山
zhàng lí xú bù xìng hé zhǎng, wǎn wǎn lán guāng jiē shuǐ guāng.
杖藜徐步興何長,宛宛嵐光接水光。
chán zào huāng lín tóng yè lǎo, fēng huí bàn yě dào huā xiāng.
蟬噪荒林桐葉老,風回半野稻花香。
què guò xiāo sì xún sēng huà, yòu rù sōng xuān wò wǎn liáng.
卻過蕭寺尋僧話,又入松軒臥晚涼。
yǔ hòu wēi yún shān gèng hǎo, yǔ jūn xíng lǐ wèi xū máng.
雨后微云山更好,與君行李未須忙。
“又入松軒臥晚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