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旌旗正伐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國旌旗正伐鼙”全詩
國士傷時多刺怨,王官失路有悲啼。
似聞叔向方圖晉,亦報夷吾未去齊。
易地皆然心寸折,釣竿吾欲老磻溪。
分類:
《次韻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李處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是宋代李處權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蒙塵天子、南國旌旗、國士傷時、王官失路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動蕩和社會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描寫了國家國力的衰落和士人的困境。蒙塵天子尚穿戰袍,南國旌旗正在出征打仗,這顯示了國家屢戰屢勝的氣象。然而,國士卻在時局動蕩中受到傷害和誹謗,王官也在改朝換代后失去了原先的職位和地位,他們都感到悲傷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叔向和夷吾,兩位歷史人物。叔向是春秋時期的大臣,他提出了改革的方案但未能獲得實施,在詩中可以理解為對變革的渴望。夷吾則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將,他忠肝義膽,但也未能阻止齊國的覆滅。詩人希望古代的這兩位英雄能夠給予自己一些啟示和鼓勵。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他感嘆自己如同易地而居,生活環境的改變讓他的內心受到重大打擊。詩人將自己比喻為老釣竿,希望返回磻溪,磻溪是他平靜和安寧的向往之地,也可以理解為他渴望回歸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以抒發詩人對時局動蕩和社會變遷的思考和感慨為主題,通過描寫國家和士人的命運,以及歷史人物的啟示,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憂慮和無奈之情。通過對詩意的解讀和賞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李處權深沉而內斂的詩風,以及他對時代變革的思考和思想情感的表達。
“南國旌旗正伐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ì shǒu jì dé jī jiān chéng shì láng gōng
次韻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
méng chén tiān zǐ shàng róng yī, nán guó jīng qí zhèng fá pí.
蒙塵天子尚戎衣,南國旌旗正伐鼙。
guó shì shāng shí duō cì yuàn, wáng guān shī lù yǒu bēi tí.
國士傷時多刺怨,王官失路有悲啼。
shì wén shū xiàng fāng tú jìn, yì bào yí wú wèi qù qí.
似聞叔向方圖晉,亦報夷吾未去齊。
yì dì jiē rán xīn cùn zhé, diào gān wú yù lǎo pán xī.
易地皆然心寸折,釣竿吾欲老磻溪。
“南國旌旗正伐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