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暴三年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暴暴三年聚”全詩
田荒宅無毛,置法責粟布。
壤壤一歲勤,暴暴三年聚。
農政久不修,幾家有禾黍。
分類:
《雜詩》李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是宋代李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垅畝。
田荒宅無毛,置法責粟布。
壤壤一歲勤,暴暴三年聚。
農政久不修,幾家有禾黍。
詩意:
《雜詩》描述了封建社會農村的狀況和政府對農業的管理。詩中提到了鄉村多年來農政的疏忽和荒廢,以及農民勞作的辛苦和耕作的結果。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表達了對農民生活的關注和對農政衰敗的憂慮。
賞析:
《雜詩》開頭兩句描述了先王急切關心民生,通過分派官員來檢查田地的質量和面積。接下來的兩句則描述了田地的荒廢和宅基地的不毛,但政府卻實行了責粟布的政策,即將宅基地的收獲用來供給國家需求。這種政策讓農民遭受了很大的壓力。
下半部分的四句詩則著重描寫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他們努力幾年才能聚斂到的財富。詩中用“壤壤一歲勤,暴暴三年聚”形容了農民艱苦勞作的情景。但由于農政久不修整,導致農村幾家有禾黍,即農民們的收獲和財富并不豐富。
整首詩通過描述農民的生活狀況和政府的農政失職,表達了對農業的關切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它呼吁政府重視農村和農民,改善農業生產狀況,讓農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這種關注農民的詩詞在宋代的農村題材中較為常見,體現了封建社會中農民生活的困境和詩人對此的關注。
“暴暴三年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雜詩
xiān wáng jí mín shì, fēn lì chá lǒng mǔ.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垅畝。
tián huāng zhái wú máo, zhì fǎ zé sù bù.
田荒宅無毛,置法責粟布。
rǎng rǎng yī suì qín, bào bào sān nián jù.
壤壤一歲勤,暴暴三年聚。
nóng zhèng jiǔ bù xiū, jǐ jiā yǒu hé shǔ.
農政久不修,幾家有禾黍。
“暴暴三年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