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遠天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參差遠天際”全詩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
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姑孰十詠·天門山》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孰十詠·天門山》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迥出江山上,雙峰自相對。
蜿蜒曲折的山脊突出于江山之上,兩座峰巒自然地相對而立。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海岸邊照映著蒼松的寒色,石頭被海浪打碎成了碎片。
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
山峰錯落參差地延伸到遠處的天際,仿佛在晴朗的霞光之外幻化變幻。
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太陽下山時,遠離的船只漸行漸遠,回首望去,迷離的青霧讓人感到沉靜。
這首詩通過描繪天門山的景色,展示了唐代詩人李白對大自然的深刻感知和抒發。詩中借助峰巔、岸邊、云霞等自然元素,以及夕陽、船只等人文元素相結合,形象地描繪了美麗的山水景色。整首詩通過景物的寫實描繪和李白獨特的感悟,傳遞出一種靜謐、超越塵世的情感。這首詩以巧妙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相融合,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和自由悠然的心境。
“參差遠天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hú shí yǒng tiān mén shān
姑孰十詠·天門山
jiǒng chū jiāng shān shàng, shuāng fēng zì xiāng duì.
迥出江山上,雙峰自相對。
àn yìng sōng sè hán, shí fēn làng huā suì.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cēn cī yuǎn tiān jì, piāo miǎo qíng xiá wài.
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
luò rì zhōu qù yáo, huí shǒu chén qīng ǎi.
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參差遠天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