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暈知有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暈知有風”全詩
大哉天地理,機熟潛可通。
念彼在世人,心隱無由窮。
分類:
《三韻雜詠七首》李若川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韻雜詠七首》
礎潤濕欲雨,
月暈知有風。
大哉天地理,
機熟潛可通。
念彼在世人,
心隱無由窮。
【中文譯文】
地面濕潤,似乎即將下雨,
月亮被云遮蔽,可以感知到風。
宏大的宇宙天地,充滿了奧妙,
深入其中,可以通達其中的奧秘。
思念那些生活在世上的人們,
他們的內心隱匿無處追尋。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通過描繪地面即將下雨和月亮被云遮蔽的景象,表達了對天氣變化和自然現象的觀察。同時,作者也借此抒發了對天地的宏偉和變化的贊嘆之情。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轉而探討了人們的內心世界。他認為人們的內心是深藏不露的,無論是外表的平凡還是內心的奇思妙想都不容忽視。作者通過“機熟潛可通”一語,表達了內心的奧妙和無窮的可能性。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物和人類內心的對比,傳達了一種對天地宏偉和人類思維的敬畏和贊嘆之情。詩句簡練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哲學思考意味的詩篇。
【賞析】
《三韻雜詠七首》是宋代詩人李若川的作品之一。李若川以精短而意味深長的詩風著稱,他的作品常常以簡練的語言和樸實的意境表達作者對自然、人生等主題的思考和感悟。
這首詩以地面濕潤和月亮被云遮蔽為切入點,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引起讀者對宇宙和人類內心的思考。作者以簡單的字句和形象描寫,將復雜的宇宙和人心的奧秘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韻雜詠七首》以短小精悍的句子表達了作者對宇宙和人心的種種思索,給人以深入而廣泛的思考空間。讀者在閱讀時會被引導去思考自己與宇宙的關系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表達了對自然和人心的敬畏之情,給人一種開闊視野和思維的啟發。
這首詩以其簡潔而深刻的寫作風格,展示了李若川獨特的詩境和思考方式。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心的描寫,他引導讀者思考宇宙的奧妙和人類內心的無限可能性。通過這種哲學思考的方式,詩篇獲得了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示和思考。
“月暈知有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ùn zá yǒng qī shǒu
三韻雜詠七首
chǔ rùn shī yù yǔ, yuè yùn zhī yǒu fēng.
礎潤濕欲雨,月暈知有風。
dà zāi tiān dì lǐ, jī shú qián kě tōng.
大哉天地理,機熟潛可通。
niàn bǐ zài shì rén, xīn yǐn wú yóu qióng.
念彼在世人,心隱無由窮。
“月暈知有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