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醫懶聽詞何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庸醫懶聽詞何取”全詩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分類:
作者簡介(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病中書事》李煜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書事
病身堅固道情深,
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
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懶聽詞何取,
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
不然煩惱萬涂侵。
中文譯文:
病中書事
病魔纏身,我無力抵抗,但情感卻更加深厚,
在病榻上,我靜坐思考,希望自己能自我安慰。
月光照射在我寧靜的居處,只有我自己在搗藥,
門扉關閉,院子里只有來往的禽鳥。
庸醫們都懶得聽取我的病情,該如何解救自己呢?
小婢們替我走動,但因無力而不能加以阻止。
只好去請教空門的高人,希望能知道氣味的變化,
否則,煩惱便像無數泥沼一般侵蝕著我的心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李煜寫于自己罹患疾病期間的作品。詩人通過自述病中的種種困境和思考,表達了自己在病榻上的無奈和孤獨,同時也展現了他堅強的意志和追求自我安慰的積極向上的態度。
詩人在病中堅固不屈,展現了他樂觀寬容的精神面貌。他以對清香的思念來自勉自勵,這是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渴望,也是對自己情感世界的一種回應。
詩人描述了自己獨處的生活狀態,通過描繪自己在靜居中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的場景,凸顯了他在病榻上的孤立和無助。同時也暗示了他在疾病中找到一種與自然相伴的寧靜與慰藉。
詩中對醫治疾病的無力感和對庸醫的不滿情緒的吐露,凸顯了詩人對自己命運的困擾和對救贖的期待。
最后兩句“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表達了詩人去請教空門高人的愿望,希望能通過更深入的人生思考,找到解決病苦的方法,把握住命運的變化。
整首詩通過詩人個人的情感抒發,展現了生活中的憂愁和辛酸,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詩人在疾病中保持了積極的心態,希望能通過思考和求索來獲得自我救贖,使心靈得到安寧。
“庸醫懶聽詞何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shū shì
病中書事
bìng shēn jiān gù dào qíng shēn, yàn zuò qīng xiāng sī zì rèn.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yuè zhào jìng jū wéi dǎo yào,
月照靜居唯搗藥,
mén jiōng yōu yuàn zhǐ lái qín.
門扃幽院只來禽。
yōng yī lǎn tīng cí hé qǔ, xiǎo bì jiāng xíng lì wèi jìn.
庸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lài wèn kōng mén zhī qì wèi, bù rán fán nǎo wàn tú qīn.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庸醫懶聽詞何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