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身當萬夫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霸主身當萬夫敵”全詩
氣吞魏五惟吳王,建旗敢到新城旁。
霸主身當萬夫敵,麾下禽皇無羽翼。
途窮事變接短兵,生死之間不容息。
馬奔津橋橋半撤,洶洶有聲如地裂。
蛟怒橫飛秋水空,鶚驚徑度秋云缺。
奮迅金羈汗沾臆,濟主艱難天借力。
艱難始是報主時,平日主君須愛惜。
分類:
《飛騎橋》李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飛騎橋
魏人野戰如鷹揚,
吳人水戰如龍驤。
氣吞魏五惟吳王,
建旗敢到新城旁。
霸主身當萬夫敵,
麾下禽皇無羽翼。
途窮事變接短兵,
生死之間不容息。
馬奔津橋橋半撤,
洶洶有聲如地裂。
蛟怒橫飛秋水空,
鶚驚徑度秋云缺。
奮迅金羈汗沾臆,
濟主艱難天借力。
艱難始是報主時,
平日主君須愛惜。
中文譯文:
飛騎橋
魏人野戰如鷹揚,
吳人水戰如龍驤。
吞并了魏國,唯有吳王,
敢于建起旗幟,靠近新城。
霸主身負萬夫敵,
手下缺乏強大的將領。
面臨絕境,只能與敵人近戰,
生死之間毫不容情。
馬匹奔跑,橋半撤退,
洶涌激烈,聲如地裂。
巨龍怒吼,在秋水中盤旋,
猛鷹驚起,穿過秋天的云缺。
勇敢奮發,戰馬的金羈絆住我的心,
戰勝困苦,借助天際的力量。
艱難之際才能忠報君主時,
在平日里,主君應該珍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飛騎橋為背景,描繪了魏國和吳國之間的戰爭場景。作者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現出兩國戰爭時的英勇與殘酷。
詩中通過比喻,將魏人野戰比作鷹揚,吳人水戰比作龍驤,形容兩國軍隊在戰場上的威武。吳國吞并魏國,唯有吳王勇往直前,敢于立起旗幟靠近敵人的新城,展現了吳國驍勇善戰的特點。
然而,在霸主吳王的帶領下,手下卻沒有強大的將領。在絕境中,只能進行近身肉搏的戰斗,形勢十分危險。詩中描繪了馬匹疾馳的場景,橋梁在戰爭中被部分撤退,戰場上充滿了洶涌激烈的聲音,形容了戰爭的殘酷與緊張。
詩的最后,通過描寫蛟龍飛舞和猛鷹驚擾秋天的景象,表達了戰爭的殘暴和破壞力。而作者通過描述主角奮發圖強的意志和戰馬的金羈絆住心靈的形象,傳達出忠誠于君主的態度。
總之,這首詩詞以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戰爭的英勇與殘酷,表達了忠于君主的態度。
“霸主身當萬夫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i qí qiáo
飛騎橋
wèi rén yě zhàn rú yīng yáng, wú rén shuǐ zhàn rú lóng xiāng.
魏人野戰如鷹揚,吳人水戰如龍驤。
qì tūn wèi wǔ wéi wú wáng, jiàn qí gǎn dào xīn chéng páng.
氣吞魏五惟吳王,建旗敢到新城旁。
bà zhǔ shēn dāng wàn fū dí, huī xià qín huáng wú yǔ yì.
霸主身當萬夫敵,麾下禽皇無羽翼。
tú qióng shì biàn jiē duǎn bīng, shēng sǐ zhī jiàn bù róng xī.
途窮事變接短兵,生死之間不容息。
mǎ bēn jīn qiáo qiáo bàn chè, xiōng xiōng yǒu shēng rú dì liè.
馬奔津橋橋半撤,洶洶有聲如地裂。
jiāo nù héng fēi qiū shuǐ kōng, è jīng jìng dù qiū yún quē.
蛟怒橫飛秋水空,鶚驚徑度秋云缺。
fèn xùn jīn jī hàn zhān yì, jì zhǔ jiān nán tiān jiè lì.
奮迅金羈汗沾臆,濟主艱難天借力。
jiān nán shǐ shì bào zhǔ shí, píng rì zhǔ jūn xū ài xī.
艱難始是報主時,平日主君須愛惜。
“霸主身當萬夫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