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嫌湯后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面嫌湯后白”全詩
面嫌湯后白,心慰邑中黔。
美實種寒谷,珍嘗近御奩。
彼姝徒冠玉,爭得似無監。
分類:
《丑梨》陸埈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丑梨》
灰豸凝清古,
霜津溢澹甜。
面嫌湯后白,
心慰邑中黔。
美實種寒谷,
珍嘗近御奩。
彼姝徒冠玉,
爭得似無監。
中文譯文:
丑梨,色澤暗淡如灰,凝結著古老的氣息,
果肉像霜水一樣溢出清淡的甜味。
它的外表可能不夠白皙,但在心中卻安慰著鄉里的人們。
這美麗的果實生長在寒冷的山谷中,
只有特權的人才能品嘗到近乎御用的珍饈。
與那些閨中人物相比,丑梨或許并不那么精致,
但它卻得到了無需監督就能自在成長的機會。
詩意和賞析:
《丑梨》是陸埈寫于宋代的一首詩,描繪了一種特殊的美感。詩中的丑梨形容了一種平凡而樸素的植物,與珍貴的玉飾相對照。詩人通過對丑梨的描繪,呼應了生活中常見的美好事物也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和滿足的觀點。
首先,詩中使用了與丑梨相對應的描述詞語,如“灰豸”、“面嫌”等,強調了它受到外觀上的貶低和輕視。然而,接下來的描述卻展現了丑梨的獨特魅力,其果肉清甜可口,帶有霜水的滋味。這種對比讓讀者領悟到外表的陋丑并不妨礙內在的美麗。
其次,在詩中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丑梨和重要但虛榮的物品進行了對比。詩中提到的“御奩”和“無監”暗示了貴族階層的特權。然而,與這些高貴物品相比,丑梨雖然普通,卻擁有自由成長的機會。詩人借此表達了對紛繁世俗的批判,呼吁人們放下虛榮和功利,去欣賞那些平凡但真實的美好事物。
《丑梨》通過描繪丑與美、平凡與珍貴的對比,傳達了一種超越外在形象的觀念,并呼喚人們能夠從生活的瑣碎中發現和欣賞真正的美好。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深刻洞察力,是一首充滿哲理思考的詩作。
“面嫌湯后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ǒu lí
丑梨
huī zhì níng qīng gǔ, shuāng jīn yì dàn tián.
灰豸凝清古,霜津溢澹甜。
miàn xián tāng hòu bái, xīn wèi yì zhōng qián.
面嫌湯后白,心慰邑中黔。
měi shí zhǒng hán gǔ, zhēn cháng jìn yù lián.
美實種寒谷,珍嘗近御奩。
bǐ shū tú guān yù, zhēng de shì wú jiān.
彼姝徒冠玉,爭得似無監。
“面嫌湯后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