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將元化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將元化并”全詩
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
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
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并。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
松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
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
終愿惠金液,提攜凌太清。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神農好長生,風俗久已成。
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
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
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并。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
松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
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
終愿惠金液,提攜凌太清。
中文譯文:
在隨州題寫紫陽先生的墻壁上
神農草木橫生之能,人們的生活風俗也因此久已成型。
再次聽到了紫陽客的名聲,早已在丹臺上留下了名字。
他呼吸間彌漫著奇妙的氣息,踏著虛無的步子吟唱著真正的聲音。
他的道與古仙相合,心靈即將與元氣融合。
樓臺仿佛從海中升起,鶴像飛向玉京仙境。
松樹上的雪在窗外漸漸消融,池水照亮了臺階下的光明。
突然間享受到笙歌和樂聲,卻逐漸喪失了尊貴與榮耀的情感。
最終愿望是得到金液的饋贈,引領飛升至太清之境。
詩意和賞析: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是李白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將紫陽先生的形象描繪得神秘而高傲。詩中首先提到了神農,神農為人間帶來盛世祥和之能,風俗久已成型。接著作者聽聞紫陽先生的名聲,他已經在丹臺上署名,顯示了紫陽先生在道學上的造詣。紫陽先生在修道之中,與古仙相合,心靈即將與元氣融合,顯示了他渴望成為仙人的追求。
詩中描寫了紫陽先生的仙境,樓臺仿佛從海中升起,鶴像飛向玉京仙境。松樹上的雪在窗外消融,池水照亮了臺階下的光明。這些景象象征了紫陽先生修道的成果,他身世超凡,與仙人相似。
最后幾句詩中作者提到了忽然間耽于笙歌和樂聲,頗失軒冕情。這里顯示出紫陽先生雖然有超凡的修行,但可能也有人情世故的牽擾。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對紫陽先生的愿望,期待能得到金液的饋贈,引領飛升至太清之境。
整首詩通過描述紫陽先生與仙境相似的修行境界,表現了作者對紫陽先生的敬仰和對成仙追求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顯示了修行者在追求仙境之路上常常要面臨人情世故的考驗和困擾。
“心將元化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uí zhōu zǐ yáng xiān shēng bì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shén nóng hǎo cháng shēng, fēng sú jiǔ yǐ chéng.
神農好長生,風俗久已成。
fù wén zǐ yáng kè, zǎo shǔ dān tái míng.
復聞紫陽客,早署丹臺名。
chuǎn xī cān miào qì, bù xū yín zhēn shēng.
喘息餐妙氣,步虛吟真聲。
dào yǔ gǔ xiān hé, xīn jiāng yuán huà bìng.
道與古仙合,心將元化并。
lóu yí chū péng hǎi, hè shì fēi yù jīng.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
sōng xuě chuāng wài xiǎo, chí shuǐ jiē xià míng.
松雪窗外曉,池水階下明。
hū dān shēng gē lè, pō shī xuān miǎn qíng.
忽耽笙歌樂,頗失軒冕情。
zhōng yuàn huì jīn yè, tí xié líng tài qīng.
終愿惠金液,提攜凌太清。
“心將元化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