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徑背通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徑背通城”全詩
盡日坐山影,有時聞市聲。
千峰平裹寺,一徑背通城。
幽訪未成返,水中新月生。
分類:
《游圓通寺》馬仲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圓通寺》
老僧頭擁雪,
領客下階行。
盡日坐山影,
有時聞市聲。
千峰平裹寺,
一徑背通城。
幽訪未成返,
水中新月生。
中文譯文:
年老的僧人頭上披著雪,
帶領著客人下階而行。
一整天坐在山的陰影中,
偶爾聽到城市的喧囂聲。
千峰環繞的寺廟平靜安詳,
一條小徑背面遠離城池。
幽壑的拜訪未能達成回程,
水面上的新月正逐漸升起。
詩意:
《游圓通寺》描繪了一個老僧和他的客人一同游覽圓通寺的場景。詩人描述了寺廟所處的寧靜幽深之地,千峰環繞,而一條小徑將寺廟與城市隔絕開來。老僧與客人在山影中靜坐,聆聽山間的寂靜,也能感受到城市的喧囂。然而,詩人未能完成對這個寺廟的探訪,他們只能在水中欣賞著新月的升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差異和融合之美的理解。通過描述寺廟與城市之間的對比,描繪了一個安靜、祥和且與塵世隔絕的寺廟景象。同時,城市的喧囂聲也反襯出這種寂靜的寧靜之美。老僧像一個智者般坐在山陰下,感受著時光的流轉,同時也期待著在這個幽深之地發現更多的美好。然而,詩人沒有完成游覽,只能借助水中的新月寄托著遺憾和希望,仿佛詩人向讀者傳遞了一種無法實現的詩意。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詩人游覽圓通寺的過程,凸顯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思考心靈的意味深長的思索。
“一徑背通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yuán tōng sì
游圓通寺
lǎo sēng tóu yōng xuě, lǐng kè xià jiē xíng.
老僧頭擁雪,領客下階行。
jǐn rì zuò shān yǐng, yǒu shí wén shì shēng.
盡日坐山影,有時聞市聲。
qiān fēng píng guǒ sì, yī jìng bèi tōng chéng.
千峰平裹寺,一徑背通城。
yōu fǎng wèi chéng fǎn, shuǐ zhōng xīn yuè shēng.
幽訪未成返,水中新月生。
“一徑背通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