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嶺拾薪歌稚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度嶺拾薪歌稚子”全詩
度嶺拾薪歌稚子,和煙牧犢走村翁。
千年橋鎖高人跡,百丈巖垂烈女風。
此去天臺知幾許,桃花深處失西東。
分類:
《剡溪》倪光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剡溪》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山水場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中文譯文:
剡溪的水從東山山腳下流淌,江水如鏡映出一片美景。穿過山嶺采集柴火的少年唱歌,與霧氣中的牧牛老人一起走向村莊。千年的橋梁上鎖著高人的足跡,百丈高的巖石上吹著烈女的風。在這里去往天臺的路有多長?桃花深處似乎迷失了東西。
詩意和賞析:
《剡溪》通過對具體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感嘆和思考。詩中的剡溪山水寧靜美麗,江水如鏡,給人以寧靜、清幽的感覺。少年拾薪歌唱著,象征著朝氣蓬勃的青年,而與少年同行的牧牛老人則代表著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循環。千年的橋梁和百丈高的巖石象征著歷史的積淀和風雨洗禮,體現了時間的長久和人類文明的延續。而“烈女風”則暗示著女性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充滿生命力的形象。
詩的最后兩句“此去天臺知幾許,桃花深處失西東。”則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天臺指的是著名的天臺山,此處意指人生的彼岸,代表著未知的未來。詩中作者問道:去往天臺的路究竟有多長?這里是在表達對未知命運和生活歸宿的思考。而桃花深處失去西東,則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在深處、隱匿的地方可能埋藏著許多未知和美好。
整首詩以山水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寄托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展現了自然和人類的共生關系,也表達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情感平和,字里行間透露出深邃和寓意。
“度嶺拾薪歌稚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 xī
剡溪
dōng shān shān xià hǎi cháo tōng, yī piàn jiāng liú chū jìng zhōng.
東山山下海潮通,一片江流出鏡中。
dù lǐng shí xīn gē zhì zǐ, hé yān mù dú zǒu cūn wēng.
度嶺拾薪歌稚子,和煙牧犢走村翁。
qiān nián qiáo suǒ gāo rén jī, bǎi zhàng yán chuí liè nǚ fēng.
千年橋鎖高人跡,百丈巖垂烈女風。
cǐ qù tiān tāi zhī jǐ xǔ, táo huā shēn chù shī xī dōng.
此去天臺知幾許,桃花深處失西東。
“度嶺拾薪歌稚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