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嶇行石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崎嶇行石道”全詩
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
知登吳章嶺,昔與死無分。
崎嶇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相見若悲嘆,哀聲那可聞。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在潯陽非所寄內》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在潯陽非所寄內》是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作者聞到困難卻不知道為何而悲傷哭泣的心情。
譯文如下:
聞到困難知道悲傷而哭泣,
走進宮中繼續哭泣。
蔡琰和我有多少憂愁之事,
流淚請求曹公的幫助。
知道登上吳章嶺,
以前就與死亡無緣。
坎坷崎嶇的道路上行走,
拐過山脈進入青云之中。
見到你時如此悲嘆,
哀傷的聲音何其動聽。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李白在遇到困難時不知為何而悲傷,借助蔡琰和曹公來尋求幫助。詩中并通過描寫登上吳章嶺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生死的思考和對命運抉擇的猶豫。整首詩以客觀的視角描述了作者的內心矛盾和哀傷,給人一種憂傷凄涼的感覺。同時,詩中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和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增強了詩的藝術感和感染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崎嶇行石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xún yáng fēi suǒ jì nèi
在潯陽非所寄內
wén nán zhī tòng kū, xíng tí rù fǔ zhōng.
聞難知慟哭,行啼入府中。
duō jūn tóng cài yǎn, liú lèi qǐng cáo gōng.
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
zhī dēng wú zhāng lǐng, xī yǔ sǐ wú fēn.
知登吳章嶺,昔與死無分。
qí qū xíng shí dào, wài zhé rù qīng yún.
崎嶇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xiāng jiàn ruò bēi tàn, āi shēng nà kě wén.
相見若悲嘆,哀聲那可聞。
“崎嶇行石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