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論超形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論超形神”全詩
昔人道非孤,今人心乃共。
靜有物外樂,甭無世間夢。
至論超形神,談歌徹巖洞。
野色雜茶甌,松聲入琴弄。
未可賦歸歟,更揭流霞甕。
分類:
《同游棲真聯句》石元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與游棲真聯句
興為棲真來,
情因昔人動。
昔人道非孤,
今人心乃共。
靜有物外樂,
甭無世間夢。
至論超形神,
談歌徹巖洞。
野色雜茶甌,
松聲入琴弄。
未可賦歸歟,
更揭流霞甕。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境界的追求和與同道者的情感交流。詩中提到,作者之所以追求棲真之境,是因為受到了先賢的啟迪和感召,他們告訴他,追求境界的人并不孤單,現在的人們心靈相通。通過靜心觀察,人可以享受到超越物質世界的美好,不再受制于世俗之夢。作者希望能夠進一步探討超越形式的精神之境,以及通過談論和歌唱,將這種境界傳達給更多的人。詩末提到了野外的美景和樂器,意味著作者追求的境界和美好是與自然和音樂相結合的。最后兩句話表達了對于這樣的境界和情感交流的贊嘆和思考,暗示著這樣的境界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簡練的結構表達了對于境界和情感交流的追求和思考。詩中使用了對仗和音韻的技巧,如“動”和“共”、“樂”和“夢”,使詩的語言更加優美和和諧。通過對于靜心觀察和心靈相通的描述,詩中內含著對于超越物質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詩句末尾的描寫野色和松聲,將這種境界與自然和音樂聯系在一起,給予了讀者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感受。整首詩通過鮮明的形象和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追求自由、境界與情感交流的思想和感受,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至論超形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yóu qī zhēn lián jù
同游棲真聯句
xìng wèi qī zhēn lái, qíng yīn xī rén dòng.
興為棲真來,情因昔人動。
xī rén dào fēi gū, jīn rén xīn nǎi gòng.
昔人道非孤,今人心乃共。
jìng yǒu wù wài lè, béng wú shì jiān mèng.
靜有物外樂,甭無世間夢。
zhì lùn chāo xíng shén, tán gē chè yán dòng.
至論超形神,談歌徹巖洞。
yě sè zá chá ōu, sōng shēng rù qín nòng.
野色雜茶甌,松聲入琴弄。
wèi kě fù guī yú, gèng jiē liú xiá wèng.
未可賦歸歟,更揭流霞甕。
“至論超形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