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在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古在目”全詩
一念萬上,千古在目。
月白風恬,山青水綠。
法法現前,頭頭具足。
祖意教意,非直非曲。
要識文廬陵米價,會取山前麥熟。
分類:
《偈》釋海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是宋代釋海印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本無為,法非延促。
一念萬上,千古在目。
月白風恬,山青水綠。
法法現前,頭頭具足。
祖意教意,非直非曲。
要識文廬陵米價,會取山前麥熟。
詩意:
這首詩詞探索了佛教思想中的無為之道,表達了法法皆空,觀念無常的觀點。它強調了一念即能涵括萬象,時間亦是相對的,以及自然界的寧靜與美麗。
賞析:
1. 詩詞首句道本無為,法非延促,表達了佛教中的無為之道,道德的自然性質,和佛法的本質,不是通過周延和強迫來實現的。
2. 一念萬上,千古在目,強調了思維的廣闊和無限,以及時間的相對性,一念即能洞見過去、現在和未來。
3. 月白風恬,山青水綠,描繪了自然界的美麗景色,給人一種寧靜平和的感覺。
4. 頭頭具足,法法現前,表達了佛法的本質皆在當下,每一個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價值。
5. 最后兩句祖意教意,非直非曲,強調了佛教的教義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以直接的認知去理解。
6. 要識文廬陵米價,會取山前麥熟,通過舉例子說明需要對世間的事物進行認知,例如知道文廬陵米的價值,或者在山前麥子收獲時知道時機把握。這里也可以理解為對世間事物的觀察和認知。
總的來說,《偈》以簡潔的語言捕捉了佛教思想中諸多核心概念,如無為之道、時空觀念等。通過詩中的意象描繪,表達了大自然的靜謐美麗和全然的存在。
“千古在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偈
dào běn wú wéi, fǎ fēi yán cù.
道本無為,法非延促。
yī niàn wàn shàng, qiān gǔ zài mù.
一念萬上,千古在目。
yuè bái fēng tián, shān qīng shuǐ lǜ.
月白風恬,山青水綠。
fǎ fǎ xiàn qián, tóu tóu jù zú.
法法現前,頭頭具足。
zǔ yì jiào yì, fēi zhí fēi qū.
祖意教意,非直非曲。
yào shí wén lú líng mǐ jià, huì qǔ shān qián mài shú.
要識文廬陵米價,會取山前麥熟。
“千古在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