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畏行路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畏行路驚”全詩
春風日已暄,百草亦復生。
躋閣謁金像,攀云造禪扃。
新景林際曙,雜花川上明。
徂歲方緬邈,陳事尚縱橫。
溫泉有佳氣,馳道指京城。
攜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
存者邈難見,去者已冥冥。
臨風一長慟,誰畏行路驚。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四禪精舍登覽悲舊,寄朝宗、巨川兄弟》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禪精舍登覽悲舊,寄朝宗、巨川兄弟》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登上四禪精舍時的感慨和對過去的思念之情。
詩中,作者描述了一個荒涼、蕭散的景象,比喻了人事已非,世事變遷的無常。然而,春天的風已經暖和,百草復蘇,這象征著一種生機和希望。接著,作者在四禪精舍中參拜金身,攀登云扃,享受新景的美景,其中雜花川上的明亮景色尤為引人注目。然而,時光荏苒,過去的歲月早已消逝,留下的只有回憶和悔恨。溫泉氣息中帶著親切的感覺,道路上指引著前往京城的方向。作者牽著手,懷念過去的日子,思念著山河,但現實中無論是留下了的或者已離去的人都已難以再會面,余下的只有長長的悲傷。面對風,作者表達了一種深深的嘆息,但是即便如此,他并不畏懼行走,因為他已經意識到了世間無常的真相。
這首詩通過描繪景色和表達情感,將詩人對禪宗所寄托的希望和對人世間無常性的思考融為一體。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變遷的感慨和對親人離別的傷感,同時也表達了對自身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廣闊,讀來讓人感到深深的悲傷和思索。
“誰畏行路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chán jīng shè dēng lǎn bēi jiù, jì cháo zōng jù chuān xiōng dì
四禪精舍登覽悲舊,寄朝宗、巨川兄弟
xiāo sǎn rén shì yōu, tiáo dì gǔ yuán xíng.
蕭散人事憂,迢遞古原行。
chūn fēng rì yǐ xuān, bǎi cǎo yì fù shēng.
春風日已暄,百草亦復生。
jī gé yè jīn xiàng, pān yún zào chán jiōng.
躋閣謁金像,攀云造禪扃。
xīn jǐng lín jì shǔ, zá huā chuān shàng míng.
新景林際曙,雜花川上明。
cú suì fāng miǎn miǎo, chén shì shàng zòng héng.
徂歲方緬邈,陳事尚縱橫。
wēn quán yǒu jiā qì, chí dào zhǐ jīng chéng.
溫泉有佳氣,馳道指京城。
xié shǒu sī gù rì, shān hé liú hèn qíng.
攜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
cún zhě miǎo nán jiàn, qù zhě yǐ míng míng.
存者邈難見,去者已冥冥。
lín fēng yī cháng tòng, shuí wèi xíng lù jīng.
臨風一長慟,誰畏行路驚。
“誰畏行路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